邬弛对严令羽说:“这一幕,点就在你的身上,表面上看,你和胡佳玮两个人只是从阳光下说说笑笑地走过去而已,但是,你心里面很清楚,你是因为柯景腾的话,所以扎上了马尾,而且,这个时候,你自己已经知道,你喜欢上柯景腾了,这个时候,你在阳光下的笑容,一定是那种从一个喜欢的男孩面前走过、不能让别人都看出来你已经喜欢他、但是你心里面其实知道,他这一刻一定在看着你,这种心情,它完全不是简单的,但它必须呈现得非常简单。”
严令羽点点头。
“我给你讲这么多,不是让你全部演出来,你多去体会一下这种心情,然后能出来多少就多少。”邬弛说,“这里一定不能假,你要完全进入沈佳宜这个时候的心情之中。”
《那些年》这部电影其实是好演的,因为这些角色、这个剧情,都特别好进入。
但有的时候,又特别不好演。这部电影里,看似每个人都是“本色出演”,只要真实,就会打动人。但是,它不是纪录片,又不是偶像剧。它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滤镜下的青春期故事。
像严令羽来演沈佳宜,她身上欠缺了陈妍希形象里那种与身俱来的亲近感。
陈妍希的长相,是典型的“不是大美女、但放在学校里绝对受男生们瞩目”的清纯女孩长相,在电影中,加上人设滤镜,基本上就切中了很多男孩读书时代的“女神”形象。
所以,严令羽的戏,邬弛基本上要拍三遍以上。
要在她的形象基础上,一遍遍地去调整她镜头里的感觉。只要出现一丁点高冷的感觉,就得重来。
邬弛对于剧本和人物的把握,是很准确的。
准确到剧本会的时候,陆严河都说,听邬弛的就行。
陆严河这样一句话,让大家都很信任邬弛所说的话。
严令羽也是如此,虽然她已经做过刘毕戈的女主角。
邬弛跟严令羽一开始沟通的时候,还挺注意的。
在邬弛眼中,这位女演员跟陆严河关系匪浅,而且,一开始给他的印象也不是那种好打交道的印象。
慢慢熟悉下来以后,邬弛就现,别的不说,在演戏态度上,严令羽还是很好的。
尽管她演戏的天赋没有萧云和李治百那么好。
一下午过去了,光都没了,邬弛还是没有拍到让自己满意的镜头。
现场气氛有些糟糕。
看样子要明天接着来了。
严令羽和萧云坐在一旁。
邬弛也没忍住,点了一根烟抽了起来。
这场戏只能阶段性放弃,先换景,拍下一场戏。
因为拍得不顺利,现场工作人员们也都尽可能地保持着安静,没有怎么说话。
一阵有些压抑和诡异的安静。
拍戏如果不顺利,就会遇到这种事。
李治百注意到了这一点。
情况还真有点棘手。
如果演戏遇到问题的人是萧云,他这个时候就直接过去调侃几句,然后萧云骂他几句,现场氛围可能就好点了。
严令羽的性格不像萧云那么大大咧咧。
李治百拿不准如果自己去犯浑,是不是会弄巧成拙,刺激到严令羽。
但是,他又觉得,气氛要是这样持续下去,不太好,不利于后面的戏的拍摄。
这个时候,刘柏忽然嘟囔了一句:“一下午就这么浪费了。”
李治百斜眼看他。
刘柏注意到李治百的目光,耸耸肩膀,说:“我去一下洗手间。”
对于剧组,其实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解,剧组的男主角、女主角天然比配角们的地位更高,所以,配角们在主角面前就一定是客客气气、毕恭毕敬的。
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
其实,演艺行业跟其他行业一个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在于前者被天然地放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所以,一切事情都会被放大。除此之外,大差不差,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