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好,睡的也香甜…
第二日一早,难得雪停了,居然还出了太阳。
两只喜鹊蹲在院外的一棵大树上,叫个不停,让人听了都是忍不住露出一脸笑。
刘氏和王氏早早起来,帮着小姑子在灶间忙碌,洗菜切菜,但凡沾水的都抢着做,不让小姑子凉到手。
王氏顺口问道,“妹妹,你二哥一早起来就去路口了。这些人是什么来头,同咱们家有交情?”
方圆儿点头,笑道。
“也不是太熟悉,但我们跟着三哥去府城赶考。当时有个商队准许我们搭伴儿同路,照料颇多。
那商队的黄掌柜同这个车队的张管事认识,提过起咱们家。
如今人家正好又落难,还报了黄掌柜的名头,咱家怎么都要多帮一把。”
“啊,这么回事儿啊。那可一定要多帮帮,出门在外不容易,可不就得这么互相帮忙嘛。”
刘氏也是点头,“本来咱家就是开买卖的,做商队的生意。留个好名声,总不是坏事儿。”
“哈哈,咱家开饺子馆就是好啊,这才几天啊,大嫂二嫂就成生意人了,人情通透啊!”
方圆儿假模假样夸赞两个嫂子,惹得她们都是笑。
“你再这么笑话我们,我们就同咱娘告状了。”
“不敢,不敢,我可怕了咱娘唠叨。”
赵金莲领了金子正好走到门外,就应道,“你要是乖巧一些,我也懒得唠叨你。
人家的闺女都是乖巧安静,偏偏咱们家就多个皮猴子。
金子都比你懂事,再这么下去,看你怎么找婆家?”
方圆儿被抓了正着,就赶紧干笑道。
“嘿嘿,娘,我正好要喊你吃饭呢,吃过了还要送去跨院儿。”
赵金莲嗔怪闺女一眼,应道,“你三哥去路口了,就咱们几个,赶紧吃吧。”
一家老少直接在灶间放了桌子,简单吃了一口,就拎了食盒到跨院。
县令的回礼
宝哥儿昨晚睡得好,这会儿胃口也好的不得了,一口气吃了一碗粥,还带了三个锅烙,半碗蛋羹。
吃完又跑去拉着金子一起玩儿,金子也是难得有小伙伴,把他那些小玩意都倒腾出来。
两人玩的欢快,不时笑声咯咯。
陈老夫人一边吃着,一边惦记,“这孩子能不能积食了啊?”
“不能,他是病了一段时日,身体亏虚,多吃点儿补补也好。”
方圆儿安慰两句,但还是说道,“今日若是能进城,最好还是寻孙老大夫看看。”
陈老夫人不知想到什么,有些迟疑,到底还是点了头。
“好,我们进城就是到家了,早晚都要回去,还是宝哥儿身体要紧。”
进城就是到家?
方圆儿听着不对劲,毕竟陈老夫人话里话外都是目的地还很远啊,怎么突然就到家了。
但她也不好问,说实话,她们家里对陈老夫人祖孙这么照顾,无非是看在金掌柜的颜面,外加对老人孩子的怜悯。
人家的私事,还是不要多过问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