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市出来,步行进城。来护儿就说:“主公,而今不同以往,您自身的安危比甚都重要。”
桐桐就笑:“我就说嘛,家中就该有您这样的长者!我自幼父母缘浅,故而常与周公说,说他事无巨细,为我操持后勤事务;您呢?虽少见,然是您给我机会,让我从杨青鸟成为了林桐。
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是您给我打了样儿!什么样的人是好的?勇气、坚毅,有大局,有格局!所以呀,我常与周公笑谈,说您与周公一如我的父母!不仅扶持我,照顾我,更是给我带来了情同手足的兄弟。”
秦琼:“……”这位林公好生厉害!难怪身为女子,能给下属的前程怕是有限。下属跟着她是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的,但是,还是有这么多人来了就走不了了。
为何?情义二字比山重!
大帅出身高,资历深,战功煊赫,年纪又长,叫了一声‘主公’,她应承了。
但是,她马上就又说了,大帅塑了她的骨,这是如父亲一般的人啊!她这般待人,人心都是肉长。莫说大帅了,便是这话听在自己心里,也是热的。
她还说:这两人给她带来了情同手足的兄弟!
这话是说当时一块征伐平壤的将士,是说投奔她的骁果军……秦琼感觉到手腕上被重重的握住,他心生感慨:这又何尝不是指自己。
义气相投,我便能视你为兄弟,愿意与你肝胆相照。
秦琼:“…………”这般对待,张口欲说打算离开,可嘴角翕动数次,都未能张开这个口。
就听她又说安全的问题,她说:“大帅,炀帝之败,败在何处?两个字——不仁!故而,私以为,施之以仁,无愧便无惧!”
来护儿没再反驳,细想这话,她何尝不是逼着她自己去践行‘仁’?
秦琼:“………………”大帅谏言,林公不从!然因敬重,并不直接驳回。反而先致谢,谢大帅对她安危的记挂。虽句句无谢,可句句话比一个‘谢’字重了何止千金?
她先说,您跟父亲一样,在我的心里,你就是父亲一样的角色。那自然,您的关心一如父亲一般。而后才说,您不是外人,我就告诉您我是咋想的。
隋炀帝不仁义,致使隋朝二世而亡。
我姓杨,杨氏被庶民所憎恨,我只有真的心底坦荡,且拿出最大的诚意示人,才能无愧!
我不是无知无畏,而是施仁得仁,无愧于心。
敢问,便是未曾采纳谏言,大帅就会心生不悦么?不会!
难怪人人称颂林公,世人无不敬仰,今儿方知,外界所传林公,只是一面而已。有幸得见林公这一面……确有明君圣主之象。
除了身为女子……憾事!憾事!一大憾事矣。
晚上设宴,以最高规格的礼节迎接他们。
林公口口声声唤兄长,秦琼:“……”如何能说出辞别的话。
来整诸人热情留客,救了他们的父亲,又送了回来,这怎么能走呢?他见了秦琼纳头就拜,大恩如此,不叫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说不过去。
于是,秦琼从护送到达即刻折返,到小住三五日。
这三五日里,每日里去校场。校场上,林公每日都按时到。到了之后就来找他切磋。以他而论,少有能对战到如
縋珖
此酣畅淋漓者。
都说林公擅用锤,可其实在校场上,林公用的最多的是马槊和长矛。至于如何用锤,他当真是未曾见过。
最开始,他以为林公在练不擅长的兵器,可对战了两场之后他就发现,这兵器在林公受伤,威力大不同。
他使双锏竟是无法近身。
桐桐将马槊扔给秦琼,“兄长,你教我双锏,我教你马槊,如何?”马槊在战场上常见,有精通马槊之人指点,便是练不出来,也足以在以后的实战中更好的发现对方的破绽。
秦琼将手中双锏扔过去:“再来过。”
这一互帮互学的对子结成,三五日哪里走的了。
校场之上,连累了,武将们凑到一起商量用兵的事,并不避讳秦琼,秦琼旁听者。
可旁听着旁听着,林公不时的问一声:“秦兄如何看?”
秦琼:“……”林公此人赤诚,从未以我为外人,对我有所避讳,难道我心有想法还要隐瞒,那我秦叔宝成什么人了?
他不由的走了过去,也在他们随手画的舆图上指指点点,说自己对于排兵布阵的看法。
桐桐认真的听着,秦琼来了,尉迟敬德还远吗?
此次要攻打的是突厥,打的攻打是刘武周的旗号,而尉迟敬德本就是马邑驻军中的将领,此时还在刘武周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