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就问王伯当:“那你呢?你可愿意舍弃你的族人部下,跟我一起投奔李唐?”
王伯当说:“您是我的老师,知遇之恩大如天,我当然要护送恩师去长安。”
于是,真的就舍弃了一直保护他的族人和部下,跟着李密投奔了李渊。
可李密不肯屈居人下,他还是想干成大事业,于是,李密又叛唐了。
王伯当劝,说而今大势已成,若再叛,只怕难得善终。
李密就说:“什么师生之情?不也是前程高于你我的情分么?”认为王伯当对他有了二心。
于是,王伯当就说,“您要是不听劝阻,那学生自是要生死相随,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最后,在逃亡的路上,王伯当被唐军所杀,脑袋被砍下来送到京城,游街示众。
更叫人唏嘘的是,王伯当与魏征乃是同乡,两家之间的距离也不过几十里路而已。这两人都有在瓦岗的经历,可结果呢?魏征乃一代名臣,王伯当却一生却以悲剧收场。
两人放在一起比一比,魏征一生换了六个东家。
他先是做着道士,可是道士没当多久,就赶上天下大乱。于是,他跟着一个叫元宝藏的人参加义军,而后跟着元宝藏一起投奔了李密,做起了李密的文学参军。后来,他又被窦建德俘虏了,成了窦建德的贴身谋士。窦建德失败之后,他成了唐军的俘虏,投降了李唐,然后成了李建成的太子洗马。李建成在玄武门被干掉之后,他效忠李世民,然后成为一代贤臣。
道观——元宝藏——李密——窦建德——李建成——李世民。
咱就说,魏征这人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跟着谁,给谁好好干,尽心竭力!主公一倒,他就换老板,然后继续尽心竭力。
虽然被动换老板,但他这个……就……嗯!一能人吧!
王伯当呢?处处看的清楚明白,但一生真就只忠于一人,然后给对方陪葬了。
咱就说,李密他也配?
啊呸!
而今面对王伯当,她内心还挺复杂的。心说,咱也别给李密陪葬了!要是李密被李唐杀了,你只要不死,怕是无法效忠李唐的。
那就不如留下,我是真心欢迎你的。
也希望你跟魏征一样,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臣!
当然,心里说说就罢了。而今,他们怕是为了杀四爷而来的。
但是,想怎么杀呢?要不,我也入个伙,叫我听听你们想怎么干掉四爷。
昨天晚上,已经跟四爷联系过了。四爷说王世充派了长孙安世来,估计是想‘智取’他的脑袋。传信说,他打算给对方机会叫他来‘智取’。
四爷见了长孙世安,而且一见如故,怎么会有如此谈的来的人呢?
第一天一起品茗,坐而论道!
谈的长孙世安都差点忘了他这次来是为了什么的。
第二天还在下雨,两人又开始对弈。棋逢对手,下的人兴致盎然。
长孙世安意犹未尽,四爷也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晚上了,邀请对方住下,两人促膝长谈。
第三日,两人弹琴。古琴琴韵悠长,长孙世安听出了缥缈出尘之意!他心中难免觉得可惜:这般文华锦绣的贵公子,就这么丧生在这荒僻之地,岂不遗憾?
可大事当前,岂能心存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