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见桐桐拿着空瓦罐,还给指了指,“去大锅里打水!”
桐桐忙致谢,拿着瓦罐去了。
管事也不知道桐桐和四爷的身份,说话也不温和:“一晚上一罐,打完水过来在这里摁手印。特殊情况另外申请。”
“好!好!好!”桐桐点头哈腰的,打了一罐子开水拎回来,放在火堆边保温。
褚遂良在火堆边练字,一手木棍,一手木板。写完之后,再用木板把细土推平,重新写。
四爷扫了一眼,见烧的柴火极粗,不适合做笔,便跟褚遂良借木棍:“敢问兄台,可有多余的?”
褚遂良抽了一根递了过去,“兄台也好书法。”
“心中烦闷,倒是写字可静心。”四爷说这话,就将木棍折断,递给桐桐一半。
于是,两人坐在干草堆上,也学着褚遂良在地上写字。
那字体……煞是飘逸开阔。
字如其人,褚遂良觉得这两人绝非奸邪之辈。他不写了,靠着栅栏蹲着,看两人写字。褚亮年纪大了,干了一天活儿是真的累了,睡了一觉起来,也不免被吸引:“好字!好字!”
必是师承大家,这是谁家子弟?
“师傅姓张,张后裔,不知二位可曾听闻。”
张后裔?
褚遂良看向父亲:不曾听过。
褚亮倒是知道:“听闻此人与唐国公交好,好似聘请此人为家中公子授业。”
“是!”四爷点头,“恩师早年确实在唐国公府邸为二公子、三公子授业!哦!而今乃是李唐秦王与雍王。恩师做过秦王与雍王的先生。”
哦!看你这一笔字,倒也不难理解唐国公为何要聘请此人去教导他的儿子了。
他心中一动就道:“二位与秦王、雍王有如此缘分,为何没有投奔李唐?”
“身在朔方,不敢有丝毫动作。”四爷一脸的惭愧,可紧跟着又说:“不过,虽有渊源,却也不是非李唐不可。您为何有此一问?”
褚亮一愣:这个后生,好生奸猾!
他忙道:“小老儿是听闻雍王与林公将缔结秦晋之好。想来,你与雍王同出一门,该能被照拂才是。”
“虽出同门,然则,我知雍王,雍王不知我。”四爷说着,就将手中的木棍放到边上,“只是在下倾慕林公,早前惜命不敢动,而今能成为林公之俘虏,只觉幸甚!”
褚亮:“……”
褚遂良:“…………”
两人能说甚?只能道:“是啊!是啊!我们父子亦有此意。”
四爷马上一脸惊喜:“既然如此,不若我等联名写折子以奏报林公,如何?”
啊?
“不愿么?”
自是愿意的!不敢说不愿意呀!
四爷马上喊人:“拿纸笔来!”说着,就看桐桐:住牢房,亏你想的出来!还做狱友,做个P!他们这不就愿意自荐效忠于你么?
回头想反悔,那就是背信弃义!他们自己选的路,爬着也得走完。
还一起分赃?呵!不!就不!不愿意受这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