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满心疑惑,但这些大臣们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整理衣冠,匆忙入宫。这些大臣们进宫以后,一直待到夜深,宫门即将落锁之时方才缓缓走出宫殿。整整一个下午加晚上,他们与皇帝在御书房内激烈讨论,根据郑思思给的资料展开,各抒己见,共同商讨着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次日清晨,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群臣毕至。令人惊讶的是,永顺帝竟早早命人准备好了两大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肉粥放置于朝堂一侧。在一旁整齐地摆放着十把长度约一米多一点、把柄细长的汤勺,这些汤勺可是工部那些能工巧匠们连夜赶制并精心打磨而成的。当众多大臣们看到那两口巨大的铁锅以及里面熬煮得香浓的粥时,一个个都感到莫名其妙,心中暗自揣测:难道是因为三皇子成婚这件喜事,皇上龙颜大悦,决定从今往后每日都为众人供应早食?然而,唯有少数几位昨日曾被宣召入宫的大臣才知晓其中缘由,但他们却默不作声,只是静静地看着周围的同僚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早朝依旧按照惯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部官员依次将需要上奏之事一一禀报完毕。而到最后,众人讨论的焦点终究还是回到了如何处置各国使臣这个重要议题之上。令人惊讶的是,今日的永顺帝心情格外愉悦,竟然破天荒地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发雷霆、责骂群臣,反倒是将持有不同意见之人清晰地区分开来。朝堂之中,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首先是以部分大臣为首的激进派,他们极力主张采取进攻策略。毕竟如今国库充盈,粮草充足,若他国胆敢忤逆不从,那就直接出兵征讨,直至对方彻底臣服为止。其次则是由另一批大臣组成的和平派,他们力倡通过和亲与贸易等方式来解决争端。其主要考量在于避免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沉重灾难,当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其他相关理由作为支撑。最后,还有一群持中立态度的大臣,他们既不愿意协助激进派发动战争,也不想支持和平派的和亲及贸易政策,而是主张本国应当埋头专注自身发展,不受外界干扰。宽阔的场地上整齐地站成了四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显得精神抖擞、严阵以待。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昨日刚刚被宣进宫的那几个人所组成的小队。他们个个神色紧张,但眼中却闪烁着期待与好奇的光芒。此时,高高在上的永顺帝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那些平日里在朝会上争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今日的他们一改往日的严肃模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只听永顺帝朗声道:“诸位爱卿,朕今日特地设宴,请大家一同品尝美味的肉粥。”“不过嘛,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必须使用特定的勺子进食。而且呢,只能抓取勺把的最顶端哦!”“无论各位爱卿采用何种手段,只要能够成功将肉粥吃到口中,想吃多少便算多少。”说罢,永顺帝的眼神随意地指向了激进派和中立派所在的队伍,并示意每队各派出五个人先来尝试享用这顿特别的美食。刹那间,原本安静肃穆的议事殿内立刻变得人声鼎沸起来。许多大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少人信心满满地说道:“哈哈,这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勺子已然在手,难道还怕吃不到嘴里不成?”一时间,众人皆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仿佛胜利已经近在咫尺。然而,面对如此热闹的场景,永顺帝只是嘴角微微上扬,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自语道:“就让你们先闹腾一会儿吧,稍后可有好戏瞧喽。”原来,这些叫嚷声最大、表现得最为积极的大臣们,大多都是些脾气急躁且不愿轻易服输之人。不一会儿,一群训练有素的太监鱼贯而入,恭敬地将特制的勺子送到了指定的大臣手中。只见那几位大臣按照皇帝的要求紧紧握住勺柄的最顶端后,便迈着自信满满的步伐朝着放置粥锅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带房穿越,我教全国百姓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