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孟祝点头:“就是那边,等会装好育苗杯就放进大棚里。”
卿孟祝跟冯凝香合作了很多次,对彼此的工作习惯都比较熟悉,也不用磨合什么的,材料准备就可以干了。
冯凝香带过来的人是老手,干活很利索,同样不存在什么磨合的问题。
这么多人,育苗杯一天就装出来了。
卿孟祝给番茄和辣椒种子泡种子基因剂的时候,他看里面的有效成分比较少,泡得就比较随意。
番茄种子大概泡了半斤,种子应该有六七万粒。
辣椒种子也是半斤,种子应该有两三万粒。
卿孟祝要大家装十万个育苗出来,反正这次用不完,也可以留到下次育种再用,不会浪费。
他们家的番茄种子和辣椒种子都收上来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已经过了休眠期,因此水一泡就陆续露出了白色的芽点,发芽得特别快。
卿孟祝为了保证这次育苗的质量,在冯凝香他们装完育苗杯后,又紧急请他们帮忙播种。
播种完,他再用泡种子剩下的水兑了井水,浇到育苗杯上当定根水。
大家忙了两天,总算把所有的番茄种子和辣椒种子种下去了。
两种作物的数量跟卿孟祝想象中的差不多,番茄一共播了六万七千多粒种子,辣椒一共播了两万四千多粒种子。
他们家的番茄苗跟辣椒苗都能长得比较大,一亩地大概也就种两千棵。
辣椒还好说,种十二亩地对卿孟祝来说也不是很困难,番茄要种三十四亩,他就实在抽不出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种了。
这天,卿孟祝在大棚里看过已经开始发芽的番茄和辣椒,回去对明春晰说道:“过完元旦,我想去边疆看看,租一个农场下来种番茄辣椒土豆之类的,我们这边的土地实在不够了。”
明春晰坐在他旁边:“现在番茄苗和辣椒苗的品质能看出来吗?”
卿孟祝点头:“这批番茄苗的品质大部分都能达到‘精品-’,辣椒苗的品质还是‘精品+’,不过距离‘优品-’很近了。”
他们的番茄种子在泡种子基因剂之前是“良品+”,泡完种子基因剂,品质提了一个小品阶,辣椒种子之前是“精品+”,现在还是“精品+”。
可能因为种子要越过一个大品阶需要比较多的物质积累,种子基因剂残余的那点药性不够。
他们只能在种植的过程中多花心思,看能不能突破。
卿孟祝:“我想在这里种辣椒,番茄种一两亩,用来育种,其他的番茄都挪到边疆去。他们那边挺适合种番茄,说不定过两年,我们能成立一个番茄基地。”
明春晰没意见:“我安排一下,过完元旦我们就出差去。”
第219章卤大鹅的同时卤点蔬菜
这天一早,卿孟祝带着茶水和发酵好的竹叶喂牛。
他骑着三轮车去。
他们家一共有两座山,都种满了竹子,两座山也都要修路。
工程队从靠近他们家这边的山开始修路,现在路已经修到半山腰了,他直接开三轮车就能上到半山腰,大大节省了时间跟体力。
很快,卿孟祝就左手提着发酵的竹叶,右手提着茶水,来到牛棚。
牛群就在牛棚里等着他,看到他后,齐刷刷地抬头朝他看过来,又大又圆的眼睛里闪着温驯的光芒。
卿孟祝放好竹叶跟茶水之后就去检查牛群的情况。
母牛们都怀孕了,现在肚子比以前要大一些,身体状态却不错。
卿孟祝一头头检查过去,看没什么问题,才打开牛棚让它们自由活动,而后去看榛鸡。
他们家一直在捉大的榛鸡吃,也一直补充鸡崽,现在榛鸡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所有榛鸡加起来已经有一万三千多只。
它们就在竹林里活动,天天从这座山跑到那座山,卿孟祝只要上山来看,无论到哪座山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卿孟祝去看榛鸡的时候,阴沉沉的天下起了雪粒子。
天气这么冷,榛鸡却精神抖擞的,一点都不怕冷。
它们还是满山跑,用爪子刨着竹林的土地,找里面的蚯蚓和草籽吃。
榛鸡也没什么问题,卿孟祝便上山顶看母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