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开:“看吧,不过我家田里养了黄鳝,你们下来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被黄鳝吓到了。”
赵和曦眼睛一亮:“你们在茭白田里套养黄鳝?收益怎么样?是不是比单纯种茭白的收益高很多?”
吕春开:“还行吧,反正多一个进项。”
卿孟祝他们经过交谈得知,吕春开刚刚在田里摸的就是黄鳝。
吕春开家养黄鳝养了好几年,冬天的时候,黄鳝就养在田埂边的深沟里,现在开春了,要种新的茭白,他想把小黄鳝挪出来一些放到新的田里去养。
赵和曦看着田边的深沟:“这沟可真够深的,水位都到你大腿中间了,养黄鳝要挖那么深的沟吗?”
吕春开:“黄鳝本身倒不介意水深水浅,不过,你看见天上的鸟了吗?”
赵和曦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说到这个,下意识地抬头看天空,鸟儿正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还挺多:“看到了,怎么了?”
吕春开:“要是不挖深沟,这些野鸟飞下来抓黄鳝,一抓一个准,养多少都没用。”
赵和曦明白了:“所以田边的深沟是为了给黄鳝躲避天敌用的?”
吕春开:“是啊,让它们躲避天敌,也方便它们在田埂上打洞做窝,不挖那么深的沟根本没有泥壁给它们打洞。”
吕春开在捉黄鳝上非常有经验,看准了泥壁的泥洞,伸手进去抓,只用两根手指就能抓出一条扭动的黄鳝来。
这让身为资深钓鱼佬的赵和曦羡慕不已:“老哥,你不怕这样进去摸到蛇吗?”
吕春开扫了他一眼:“什么蛇会在水面下打洞?再说,我养黄鳝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洞有黄鳝,我扫一眼就一清二楚了,怎么可能还抓错?”
赵和曦佩服地竖起大拇指:“你家这黄鳝真好,腹部真黄,跟外面养殖的不是一个色。”
吕春开被搔到痒处,得意道:“那是,我家这黄鳝算半养殖。平时我们都不喂饲料,全靠它们自己找食吃,养出来的味道自然比那些养殖户要好得多。”
说着,吕春开从一个黄鳝洞里抓出一条肥嘟嘟的大黄鳝:“你看这品相。”
赵和曦:“真好。等我们种了茭白,我也看要怎么套养点黄鳝什么的。”
吕春开:“行啊,我们加个微信,你们要是想搞黄鳝就找我。不过现在养甲鱼也不错,我看好些人家养甲鱼,利润比养黄鳝还要高。”
赵和曦还真没想到养殖业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茭白田里还能养甲鱼?那下去的时候岂不是要小心一点,免得冷不丁就被甲鱼叨一口?”
吕春开笑:“可不是?养了甲鱼之后就不能光脚下田了,起码得穿双水鞋什么的。王八可是出了名的咬定了东西死不松口,别被它把脚趾头给咬掉了。”
吕春开跟赵和曦聊了几句,又加了微信,看卿孟祝蹲在田边看他家的茭白苗看得很是专注,还拿手机拍,便喊道:“那个小哥,你看出什么来了没有?”
卿孟祝抬头说道:“正在看呢。你家的茭白苗真好。”
吕春开甲的茭白苗也是“良品+”的品质,不过距离“精品-”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算是到目前为止他们看到的最好的茭白苗。
可能因为他家在种茭白的同时套养了黄鳝,平时有机肥给得足,又不会用太多的农药化肥,环境比较好。
吕春开听到卿孟祝夸他家的茭白苗,很是高兴:“有眼光!你们打算买多少茭白苗啊?”
卿孟祝跟赵和曦对视一眼,说道:“起码买一万二三株吧?”
茭白比水稻的个头高多了,基本能长到两三米。
种茭白的间距也要比水稻大得多,起码要半米间距,因此一亩地顶多种一千二三株,他们要一万二三株,那就是十亩地的量了。
吕春开一看来了笔大生意,瞬间顾不上地里的黄鳝了,看了一下天色:“快到中午了,不如你们去我家吃个午饭吧,正好尝尝我家的黄鳝,我们边吃边谈。”
买谁家的茭白苗都是买,一般来说,招待过对方吃饭,对方就不好拒绝了。
吕春开搓了搓手,心里为自己的机智而得意。
赵和曦从善如流:“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刚刚看你抓的时候我们就眼馋了。”
吕春开爽朗地笑道:“不客气,走,我带你们过去我家。我家离得很近,就在拐弯那里,那座窗框是红色的房子就是。”
吕春开没骑电动车,赵和曦他们也没有骑车,而是走路陪着过去。
等到了吕春开家,他提着黄鳝,说要亲自到厨房给他们做黄鳝吃。
吕春开脸上满是笑容地解释道:“我老婆有点怕这种滑溜溜的东西,所以黄鳝一直是我负责处理。”
赵和曦夸道:“吕哥好男人。”
吕春开:“应该的嘛,要是我怕,我老婆也不会让我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