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国。在名义上,如今尚且还是存在的。只是高丽上下,一切的资源,都在辽人的掌控之下。换一句话说。辽人。就是高丽的爸爸。就连高丽的王室,遇到辽人也要礼遇。庆皇听秦风所说,眼光蓦然一亮。“如今的南北高丽,是否统一了?”对于高丽的情况,庆皇终究不是那么的了解。朝廷的掌控力度,是很有限的。山海关外的事儿,很多都是辽地知晓的更清楚。也都是辽王负责在做,在治理。高丽也是如此。秦风摸了摸下巴。“怎么说呢?名义上是统一了?但如今仍旧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如今是元洪在掌控,南面则是冷吉在管理。”“元洪用的是高丽王室的名义,冷吉用的商会名义,各有不同。”听秦风如此诉说,庆皇也明白了一些。“仍旧算是割裂状态,此二人都是辽人?”庆皇隐约听过这两个名字。只是身为皇帝,要处理的事情何其的多,又如何能记得起这两名辽人的名字?单是朝廷上的那些大员,名字都够庆皇记很久很久的了。就是一些官员,庆皇也仅仅只是脸熟,但根本不知道人家叫啥。“都是辽人,跟着本王一路走到了现在。”“还是要警惕些,未来不要被这二人割裂了出去。”庆皇提醒着,认为治理地方的官员,当给予一定的约束,不能导致最终分裂。秦风也懂庆皇的意思。毕竟有无数历史教训在,许多节度使之类的存在,最终都导致了割据。甚至可以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割据状态是必然会出现的。庆皇要做的,其实就是让未来一旦出现割据状态,割据的都是秦家的人。都是庆皇的后代。未来无论哪一支夺取了天下,重新塑造了大庆,都能如若两汉一般,延续更漫长的时间。这就是庆皇应对割据的办法。只是秦风觉得。这算不上什么好办法。未来随着藩王的权势越来越大,最终一定会导致朝廷对藩王忌惮,削藩是必然要出现的事。只是削藩该出现在什么时间,是秦风还在,还是说秦风已经百年之后。是削弱几个藩王,还是削弱所有藩王的权利,这都有很多的讲究。目的。也就是降低藩王对皇室的威胁。可能头几位皇帝,还能有血缘联系在,可一旦出了五代,这层血缘关系,在利益的面前,必然无比的稀疏。甚至明明一个祖宗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能都不如面对自己的一个侍从亲近。“父皇尽管放心,任何辽人,都不会允许割据出现。”秦风相当自得。大一统,是必然的事儿。秦风根本不允许割据的思潮诞生。一旦诞生,彼此割据的不是辽地内部。而是辽地与大庆!故而如今来说,辽人只是一个大庆治理之下的地理概念。就跟京都人,总愿意说自己是京都人一样。实际上辽人也都认同自己是庆人的身份。虽说……辽人大多都是当年在大庆吃不饱饭,流离失所,最后被庆皇调到辽地的,对于朝廷没有什么太大的好感。朝廷做得最对的事儿。就是将他们送到了辽地,给了他们一个这么好的王!这才是辽人,对于大庆最大的感激,感谢将他们送到了辽地。好在。辽人很注重大一统,虽然有很大的自主权利,但仍旧认同庆人的身份。这个同宗同源,是抹灭不掉的。每一名辽人。都不会允许有人想割裂大庆。至于是不是秦家的人,秦风反而并非那么的在意。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始皇帝想将皇帝位传到千世万世。始皇帝的遗泽,也的确流传了数千年,即便封建帝制结束,大一统的理念仍旧在延续着。从没有一个人,会允许这片土地上,会有两个不一样的声音!秦风只希望治理之时,能够让天下安稳太平,能快这个世界一步,带领庆人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通过工业化,将落后的生产力,彻底的提升上来。这便足够了。只要保证大庆,不要走到错误的道路上,在整个世界上落后,这便足够了。秦风不想让后来人,不论是秦家的子孙,还是庆人的后代,都受到耻辱羞辱,压得人百年都抬不起头来!要压!也只有未来的庆人,压别人的份!秦风很:()无敌六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