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和昊昊两个孩子躺在木床上,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杨大姐给缝的布娃娃挥舞着。他们身上穿的是李霞给缝的衣服,下面铺的是大嫂梁月梅絮的棉垫子。
两个孩子现在已经好动起来,不时的扭着身子翻过来翻过去,时不时的还坐一下——快六个月,两个孩子其实都已经能坐起来了,不过杨大姐比较谨慎,不让两个孩子久坐,坐一下就把他们按倒了。
两个孩子看到李龙后都挺兴奋,挥舞着胳膊要抱的样子。
李龙先检查了一下看看两个孩子尿布都没湿,便一手一个把孩子抱起来。
外面比较冷,这时候是不能出去的,就只好凑在窗户那里,感受一些凉意。
两个孩子咯咯咯的笑着,能够在屋子里活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得的享受。
顾晓霞下班的时候,李龙已经给两个孩子换了衣服,他自己也换掉了——刚才抱着孩子在屋子里转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尿了,尿量比较大,不光把尿布弄湿了,李龙身上的衣服也湿了。
对于李龙而言,这算是正常情况,作为孩子的爸爸,哪有不被孩子尿的?这时候可没后世那么普遍耐用的尿不湿。
第二天李龙和顾晓霞说一声,便开着车去了北庭。
沿途也有一些小店,现在已经刷上了门市部的标志,不过李龙没停,他不觉得这些小店会卖那些民族产品。
北庭市比玛县大不少,李龙对这里不怎么熟悉,他有心想去找找小司,让他给自己指指路,不过想想又算了。
给小司说了,那钱主任肯定就知道了。钱主任必然是会叫他到家里吃饭,李龙觉得还是先自己逛逛吧。
不惹那么多麻烦。
李龙开着吉普车先找到了北庭农贸市场,在里面逛了一圈没有现卖马鞍的,然后开着车在市区里逛了起来。
好在北庭现在虽然比玛县大,但比后世还是小不少,李龙在市区的边角找到了一家卖马具的店。
店面不大,李龙是看到门口挂着一个马鞭子才认出来的。
他不认识少数民族语言,人家的招牌他也看不懂,也就是这个马鞭子才让他确定应该就是自己要找的店。
李龙敲开店门的时候,现这门外看着挺简单,里面却挺大的。
一个火炉在屋子中间,上面放着一个茶壶。
一个少数民族老爷爷正坐在炉子边上,身上围着皮围裙,在那里用刀削着一块木头。
李龙能看出来,这木头是马鞍的鞍座。
屋子里墙上挂着马鞍、马缰绳、笼头、马鞭等东西,他数了数,现成做好的马鞍就有八副。
这让李龙感觉到惊喜,没想到一直要找的东西在这里找到了。
那就不用去乌城了。
看到李龙进来,老爷爷看向他,问道:
“小伙子,你要买什么?这里的这些东西,可能你并不需要吧?”
李龙笑了,他指了指墙上的马鞍说道:
“这些东西我都想买,能说说价格吗?”
听李龙这么说,老爷爷也有些意外,他的汉话说的挺不错,熟练的报出了价格:
“马鞍一副四十五块钱,皮马鞭子一根七块钱,笼头带缰绳十块钱,缰绳是皮子的,所以贵一些。铺在马背上的毯子嘛,十二块钱一条,这个是纯毛的,漂亮的很嘛!”
李龙算了算,一整套七十四块钱。
不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