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张硕引领了人类实现新物理的科技革命,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在学术领域和个人影响力方面来说,他和张硕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是,跨行如隔山。
在电力技术领域中,张硕可远谈不上专业,甚至可以说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
“不跟年轻人一般见识。”
“3o多岁,这么高的成就,即便是不懂的领域,也肯定非常高。”
“反正都让你干了,我也没有插手,倒是要看看,胡乱指挥之下会有什么结果!”
……
孟志林什么都不管了。
在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的设计研究方向上,工作都交给了张硕来负责。
现在研究组的重心就在这里,搞定了电力输出的问题,才能以此为基础做其他的设计和测试。
孟志林就变得很清闲了,他每天基地内到处逛逛,有时候会议都不参加了,实验间也只是看看,似乎是了解一下工作进度。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的设计研究工作,确实和他意料的一样,全部推翻重新设计以后,迟迟都没有大的进展。
每天都是在论证各种细节问题,有些主体的设计要进行改造,还需要专门定制一些设备和部件,导致耽搁了不少的时间。
有些部件返厂再制造,又或者是定制新的部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一个多星期,连主设计都没有装配好。
过了半个月时间,设计方案才全部敲定,工程人员也按照设计,围绕氢弹电池做大量的改造工作。孟志林去实验间的次数也变多了,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个上午,就想看看怎么设计安装的。
他根本不看好张硕领导的工作。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把需求非常高的变压电控装置,体积压缩十倍以上,还需要保证电力的稳定输出,且不能影响有电力逸出。
这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
张硕则是依靠其他小组上报的设计,还有一些讲解的内容,就敲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这种方案,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是学生用浏览器搜索了一大堆的理论知识,然后写了一个应用的设计,其中肯定有各种各样的bug。
换做真实的研究,也就是测试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赵括啊!”
“纸上谈兵,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样的设计方案,测试不出现问题才怪了……”
孟志林是这样想的,但他没有和其他人说,因为不管是领导,还是其他的研究员,都对张硕更有信心,他有什么想法不重要。
这种情况让人很难过,但对方不碰壁能听他的吗?
……
当进入到制造安装阶段,除了孟志林以外,研究组的所有人都非常的忙碌。
张硕的研究方式和孟志林存在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