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喝醉了,到时候去急诊科醒酒。来,干了。祝你们两个,都前途似锦,以后再见,都能让我讨一杯酒喝。”秦葛罗的话很实诚,但心意已经到了。出门买了份热干面,再给自己的师父带了一份早餐后,才赶紧看向了朋友圈里。
一杯喝下,虽然非酒,但比酒下肚,更容易让人上头。
就这一点,就已经足够。
这是一个小院,因此不必停到地下。
方子业也拿着两瓶开始入场。
但不管怎么样?方子业还是坚持了下来,没有懈怠。
还有一句最搞笑的应该是来自方子业的初中同学:“你还在读书啊?你这都读了多少年了?”
方子业于是就趁着酒意尚浓,脑子仍热,且好事连连,于是就在朋友圈里,编辑了这么一段更加骚包的话——
“好的师父。”
这几年下来,方子业到底有多努力,除了他,估计其他人都没办法看得到,也没人可以看得懂。
两个单独是分开的。
方子业嘴角一抽:“当时感觉自己丢了半条命,这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硕士答辩中。我也是醉了。”
“师父……”
劝不住方子业对邓勇和谢晋元表示,但是袁威宏可以在方子业敬酒到自己这里时,给他安排酒量。
“啊?”方子业意外了一下,问:“提前授予了博士学位,那读博怎么办?”
方子业不时地撇看过去,也只能是在路过揭翰的时候,交待声让他等会儿一定把洛听竹送回到宿舍楼下才行。
“总共也就是十几瓶。”
当然,教授们没有特别好酒的,纷纷颔:“够了够了,邓教授,既然这边的事情都已经结束,我们就不再叨扰了。”
方子业平时里的聚餐喝酒,从来不喝醉,因为方子业知道,这不是自己该醉的时候,但今天,方子业必须要这么做,不仅仅是单纯的人情世故,也是庆祝。
甚至可能跨越性地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水平以及能力,在年轻阶段,就早早地升上来,这样的人才,大家都很羡慕,只是事情得讲究先来后到。
但是,方子业知道,这样的答辩委员会,如果提携出来一个牛掰的人物,他们以后也会打心底里开心和高兴,觉得自己好歹是做了点实诚的事情。
八分欣慰,一分辛酸,一分心疼。
“不厚道啊!”
吃饭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方子业是被邓勇教授给收了,而在答辩环节,方子业就展示了自己扎实的学基础实验的功底,这样的人才,以后的建树绝对不会低。
方子业偏头,又解释说,“当然,邓老师他们,对我也极好。”
在场内,辈分最大的就是李源培和方子业了,李源培微微笑了笑说:“业哥,今天来参加答辩的几个教授,说你的致谢感言写得是他们见过的里面,最好的。”
袁威宏则又说:“协和医院的吴教授,还问了张教授和邓教授,有没有想法直接给你破格授予一个博士学位,但是被邓教授拒绝了。”
就连洛听竹都来了一个信息问候,说:“我觉得第三句话,可能是凑的,不太雅致。”
“昨天喝得有点高,一觉醒来还在飘。”
另外一件事情,则是需要安排帮忙的师弟们,再小聚一场,搞几个小的包厢,在里面唱唱歌,聊聊天,这是师兄们给他们辛苦的一种表面犒劳。
毕业当即,一个朋友圈来庆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即便是方子业,也不能免俗。
恭恭敬敬地敬完了酒后,方子业入肚的酒,已经来到了四两。
“可以了可以了,差不多再给秦葛罗和孙绍青喝一点,就到此为止吧。”袁威宏赶紧把方子业给推了开,心思复杂。
方子业听到这话,眼角闪烁了几下,内心暗说,难道邓勇教授还没有给李源培说过,他退下来后要作的另外筹备?
学术论文答辩,代表着学术水平达到了硕士学位,只要通过,就可以拿到学位证书。
又说:“加油,前路可期。”
秦葛罗比较面善,也更年轻,与方子业的接触更多,举起了小酒杯,道:“你们要觉得比我牛逼呢,你们可以灌着瓶子喝,我也不拦你们。”
李源培先答话:“那正好,威哥,我们一个人拧一瓶,就能搬进去了。”
人群将散,邓勇教授问其他教授们可否吃好喝好,如果不够的话,硕士们还有不答辩的博士们,可以随时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