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人口转移
收起对不久之后的忧虑,苏武将目光转移到镇海市避难所本身身上。
在当前这珍贵的三个多小时的安全时间内。
总共建成的7条大型海底通道中。
其中6条通道里边,正在以每条轨道间隔1到2分钟,出发一趟列车的频率,运行着地铁列车。
这不是轨道承载的上限,但却是镇海市和临海避难所的转运极限。
不管是乘客还是物资,上下列车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以每两分钟一个车次的运行速度。
意味着每过两分钟,镇海市就得将超过8万人和13000吨以上的物资,都塞进整整54辆地铁列车内。
并让它们同时出发。
而在临海避难所那边。
同样是在这两分钟时间内。
不仅要接收高达54辆的地铁列车,运输过来的人口和物资。
还要将上一批已经清空的另外54辆列车,装满蜘蛛机器人和各种设备,让它们启程返回镇海市。
这一来一回。
就代表着临海避难所的车站面积,必须要保证能够同时容纳100多辆地铁列车。
并且,这还不是最终数字。
考虑到就算列车经过改装,内部去除了所有的座椅,车厢侧面可以全部打开,能够直接将事先打包好的物资,以集装箱的模式快捷装车。
列车也不可能在到站后的两分钟内,就完成所有的卸货和装车工作。
实际上车站的面积,还得在这个基础上翻倍,才能达到及格线。
如此频繁的列车调度,如此超大规模的人口和物资转移。
可以说,已经把临海这一座曾经的普通大型避难所,甚至是镇海市的潜力,都挖掘到了极致。
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提高任何一分运力。
不过,常规的人口和物资运输,短时间内无法再快。
某些特殊的资源,却不在这种限制之中。
在最后一条没有铺设铁轨的海底通道那里。
最终被划分为了上下两层。
上边是高达8米的六车道公路,允许镇海市内的各种重型和大型货车,还有军队的大型武器设备通行。
下边是高4米,被分割为多种不同型号的运输管道。
专门运输包括燃油和其它化学原料在内,所有呈液态的物资。
位于镇海市的液体物资,可以通过运输管道,以平均10米每秒的速度,进入临海避难所内部的一个个巨大的中转池。
然后再经由那里,被运送到建造在地表的临时仓库。
“像燃油那种液态资源,对存储环境要求不高。”
“本身也没有值得严密保存的价值。”
“所以不需要占据临海避难所内部宝贵的空间。”
“完全可以存放在地表的临时仓库之中。”
“按照管道输送的速度。”
“每秒可以传输800立方米的燃油。”
“一个小时就是将近300万立方米。”
“而另外6条海底运输通道,所有列车一个小时加起来,也不过只能运输两三百万人口和大约40万吨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