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不能大点吗?
大下岗,钢铁工人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做了一家“钢”的琴,用来表示无声的抗议。
他们在国家眼中,成为了“钢”的琴。
是弹不响的铁嘎达。
同时,国家也成为了“钢”的琴,心如铁石,一扫而空。
所有的悲怆蕴含其中,所有的沉默寒冷如冰。
这个立意至少不是无病呻吟。
当然,这个立场是工人立场,文艺圈有这个心吗?
往人性上说,往现实题材靠,哪怕男主开个鸡架子店,或者卖个麻辣烫什么的,至少有点人味。
为了孩子存钱买钢琴,而不是偷,不是和混混、小偷一块玩,动机上观众也能有代入感。
而且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东京电影节搞了一波事后,《钢的琴》片方依然接受了电影荣誉。
前世《观音山》也接受了。
正常人的道德,很难理解这个圈。
《肩上蝶》也好不到哪去,更加蝇营狗苟。
艺术啊艺术!
多少人假借汝之名。
上海。
一家三通影院的影厅。
沈三通和吴晶、王稚等《狼牙》主创穿着统一的《狼牙》Logo服装现身影厅。
“哇,沈三通!”
“哇哇哇,沈月婵!(王稚《狼牙》角色)”
“周登峰!”
“战狼!”
观众看着突然出现的人,纷纷惊呼!
这一世沈三通最先跑路演,到了现在很多剧组都会采用这种方式。
效果很好!
剧组直接进入影院,和观众进行面对面互动,能有效提高电影口碑,带动观众观影。
同时也能制造话题度,获得当地媒体新闻的版面。
往往地方媒体报道都会提一嘴“某电影正在热映,剧组成员现身我地某影院”。
相比于线上热搜,这种线下活动更接地气。
最关键的是,能直接增加排片。
明星是有号召力的,观众也喜欢看热闹。
主创帮助影院增加地方影响力,明星来了,也会在一段时间成为当地谈资。
哪怕烂片,有明星到场,电影院也会投桃报李适时给电影增加排片。
沈三通一开始做路演的时候,还不成熟,几年下来,电影出品方、行方、院线、当地影院,还有观众之间,基本形成了一套固定流程。
成熟之后,有好也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