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大片的引导很成功,但太贪婪,o5、o6年力切断古装大片之后,见李铵好用,再次使用,又马不停蹄再次进行引导。
然后还一鱼两吃,不光往擦片、激情等边缘引导,还要用大屠杀题材做其他操作。
计划很好。
把陈凯各搞臭,然后在张一谋古装大片失败迷茫期,引导这位在东大电影市场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导演,到12年之前都拿不出什么作品。
有也是《金陵十三钗》这种,从原著到电影,都很符合他们价值观的。
一切顺利的话,东大官方争取的,12年再次谈判电影额度之前留出来的珍贵缓冲时间,会被东大电影人浪费掉。
在商业上,为了干掉直接竞争对手,使用商业间谍窃取情报,或者引导展方向,都属于常用招数。
东大这个人口基数决定了,电影市场未来不会低于北美。
不考虑渗透因素,为了独占七十亿美元年票房,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收入,摧毁东大本土电影也是值得的。
张一谋这类东大导演的佼佼者,依然天真幼稚的可爱,何况其他人。
很多一边心里想着展自己的电影,但是对于斗争的残酷又缺乏基本理解。
东大的文艺群体,傻的可爱。
天然为强者,为好莱坞,为帝国利益思考。
忘了自己是谁,哪怕认为要面对好莱坞的竞争,但是总有一种迟滞感,很天真。
没有竞争的觉悟!
对好莱坞,以及后面的帝国,总有莫名的好感和信任。
傻到自己送上来,让人不吃都不好意思。
何况电影不只是市场元素。
如果不是东大中影、电影局以及更高职能部门守住,帝国早就把东大电影市场大卸八块了。
连同张一谋在内的电影人,一同埋葬。
问题也是出在“独占”。
老一代确实废了,东大的电影教育体系,也因为这些人废了,但市场还在。
特别是o8年之后,东大民族情绪明显上涨,对国产影片有客观需要。
因为帝国的一系列操作,让如沈三通这样的新一代,没有竞争对手。
只要稍微生产出反应本土观众基本诉求的电影,就像是外来入侵物种一样,疯狂爆。
某种意义上也是,帝国把东大变成了帝国舆论的一部分,让沈三通这样的人,在生态中像是“外来者”,虽然实际上是本土的。
史密斯专员对沈三通的崛起做了很多研究。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沈三通不是一个人,他是东大一代人的写照。
没有沈三通,也会有其他人。
知道这些,史密斯专员却没法做什么。
记者、编辑、艺术工作者、传媒、历史、社科等等这些,理论上该尽早的断掉,这样的工作没有作用,因为他们的敌人,是沈三通这一类人。
该转变工作方向。
但实际上,如果这样做了,他的工作先失去重要性。
拿不到国会的钱。
最终只能苦一苦纳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