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会在《曹操》和《诸葛亮》电影里进行实验。”
“我觉得《梅兰芳》很可惜,这部戏铺垫很好,配角演技也够,就是男主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过于高光的戏。”
“就好比一些小说,作者世情写的好,人物刻画的也妙,在角色随波逐流的时候,非常真实。”
“剧情往下走的时候,挤压、不断打压主角,越写越来劲。”
“但是攻守异位,等到主角变强的时候,忽然不会写,也不愿意写了,草草了事。”
唐妍听着沈三通兴致勃勃的阐述自己的理念,不得不说这男人挺有才。
“要你来呢,会怎么弄?”
沈三通道:“如果是我来弄,肯定不会含蓄,要设计情绪张扬的剧情。”
“其他不用变,甚至压力更大一些,在面对本子、米国的时候,各种压迫,情绪堆叠,蓄须明志,息影舞台。”
“突出这种遗憾,然后抗战胜利,登台表演,一个释放。”
“但这个释放要克制含蓄,甚至出现反复,直到新中国成立。”
“高潮如同雨打芭蕉一般袭来,充分的展示如果从一个戏子、伶人,如何获得尊重。”
“在此之前,无论再多点缀,几个博士头衔,来自他人的歧视如影随形。”
“我没有不尊重梅兰芳先生的想法,但那个时候确实下九流。”
“不仅是歧视,他的境遇和现在明星差不多,大红大紫,但各种各色的人怀着各种目的的接近,是人是鬼分不清。”
“刮民党币制改革的时候,梅兰芳带头,在两个朋友的陪同和两个记者的全程报道下,带着毕生积蓄,两箱金条到银行换成了金圆券。“
“嗯,换钱之前,小蒋请喝茶,要么自己体面,要么帮他体面。”
“照理说梅兰芳当时成名2o多年了,那么多高官显贵的朋友,居然全部都是撺掇他换金圆券而不是劝阻他换金圆券的。“
“朋友?一些明星被叠马仔靠拢,还搞一些所谓上流社会入场券,是朋友吗?”“不过是围绕着聚光灯、名人,撕咬的鬣狗罢了。只是猎物。”
“从这一点来说,陈凯各刻画的很好,各种被动,被周围推着走。”
“然而他没刻画49年之后。”
“等到新中国成立,如同一个分界点,分水岭,不用涂脂抹粉,也是不言自明,是国家的主人。”
“梅兰芳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到前线为志愿军表演近乎不要命。“
“这种改变是相互的,环境改变了他,他也在改变环境。”
“尤其半岛胜利,再去本子做交流演出的时候,之前的本子,是一种审视和看戏。”
“半岛胜利,以农业国击败最强工业国,态度就是尊重和敬畏,因为这次梅兰芳先生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也符合历史事实,56年的时候,梅兰芳先生去了本子做过交流演出。”
“还可以给出米国的先后变化,虽然当时没有建交,但可以有侧面的描写。”
“前后变化给出来,再加上京剧登上大雅之堂,不用多,两三段就可以,十来分钟剧情,情绪就会更好。”
6◇9◇书◇吧
“如果在结尾,把情绪拉起来,这部戏哪怕偏向文艺,四五亿票房不成问题。”
唐妍听着这个故事确实酣畅淋漓,不过还是禁不住吐槽:“照你的说法,这还是艺术片吗,票房那么多,还算是艺术片吗?”
沈三通一听很有道理。
拍的好看,肯定不是文艺片。
唐妍见他重新低头书写,这个样子,有点帅!
不得不说自己男人,才气在行业内独一无人,观点也是独树一帜。
这才是他的男人牙口!
唐妍好奇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能有第二座金棕榈,还有,你对国际奖项就一点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