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在此期间,除了建造炉窑等待干燥之外,他们还在烘干时,烧了许多木炭出来,单独储存。
这些木炭,就是氧化铁的还原剂。
三日后,林硕和奉国教授等人聚集在遮雨棚下,准备第一次开炉测试。
先是点火,将矿石和木炭磨成粉从炉喉倒入,利用风箱将火焰的温度不断提升。
还原反应要在七百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
热量通过炉窑层层传递,到达上方时,温度已然不足。
可能是炉窑太高的结构原因,但更大的可能性是温度不够。
林硕没想到第一步就出现问题,奉国教授检查过后,猜测应该是风道的设计不合理,还有一部分空气潮湿的原因,导致火焰的温度无法继续提高。
他们不得不停下,重新修改风道,木柴也改用木炭,再重新测试。
又过去两天时间,炉窑内的温度终于提高上来。
在高温下,木炭和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发生反应,炉窑的顶部冒出滚滚浓烟,将棚顶都熏黑了。
奉国教授亲自站在搭起来的木头架子上,手拿一个长棍,搅拌铁粉和炭粉,使其充分接触。
还原得差不多了后,打开炉腰的隔断层,使残渣经过炉腰,落入下方的炉腹中。
在这里,炉内的温度达到了最高,足足有一千七百摄氏度。
高温逐渐将铁水融化,和残渣分离开来,但是其中还有不少杂质,以他们目前的技术暂时无法分离。
不过也足够了,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纯铁,而是铁合金。
纯铁的质地偏软,这些杂质不清除,虽然会影响铁的坚固性,但是从大方向上看,是有利于后续的铸造的。
炉窑足足燃烧了八个多小时,炉腹中已经是滚动的铁水,铁水上面漂浮着一层黑色的杂质,不时地鼓起一个泡泡,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几个必要的人员外,大家都退到了远处。
谁也不知道炉窑能不能承受得住铁水的冲击,如果炸炉,距离得太近,很可能尸骨无存。
漆黑的夜晚,炉窑中火光冲天,奉国教授从架子上爬下来,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过滤吧,可以引出铁水了,模具准备好了吗?”
两名把模具搬过来,足足有二十多个。
这其中有锄头,铁锹,镰刀,犁,全都是农业工具。
这也是林硕等人商量后的想法,工农不分家,先尽快地提高粮食的产量,才能扩大人手,去搞工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随着奉国教授打开隔离炉腹和炉缸的开关,铁水慢慢陷入炉缸中,残渣留在上面。
等炉缸中聚集的铁水足够多,从提前开出的小孔中缓缓流出,助手立刻将模具放在下面。
滚烫的铁水滴落在木头模具上,很快就燃烧起来。
浇灌满了后,换成另一个模具,将已经浇筑好的模具放在一旁等待冷却。
第一炉铁来之不易,他们没有用水淬,而是自然冷却。
水淬固然快速,但是稍有不慎就会开裂崩断,得不偿失。
当第一块锄头从模具中挖出来时,所有人的内心都响起一个声音,“好日子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