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一大早便接到秦王拔擢他为议郎的旨意。
议郎属于光禄勋所属下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职责,秩六百石。议郎有参与朝政、议政之权,不过在麒麟殿中,排位最末,都快站到殿外去了。
张良知道在自己没有实际功劳之时,秦王只凭借昨夜问政畅谈,便给自己秩六百石的郎官,已经是格外看重恩厚自己了。
张良穿起新送来的朝服,在宦官的带路下,从章台宫往麒麟殿而去。
他到了殿中,已经有许多官陆续到达。
比起朝中功勋赫赫的大人们来说,张良年岁最小,他站在朝堂之上时,不禁让人侧目。
玄裳包裹清瘦的身躯,张良过于年少而夺人目光的容貌,同朝堂各色或胡须发白,或中年沉稳,或久经磨难稍显沧桑的官员形成格外强烈的对比,让人看得忍不住咂舌赞叹。
这新议郎,不似做官的,反而似是哪家玉树,误入了这麒麟殿。
嬴政和赵瑶君还未到达,殿中官员已经肃立,却忍不住小声寒暄。
典狱蒙恬算是其中较为年轻的,他忍不住凑近张良,细细打量了一下他的容貌,和善笑道:“听闻张议郎是四公主殿下亲自从井陉城中带回来的?”
四公主带回来的?
朝中众人闻言,都忍不住朝张良看去,越发觉得赏心悦目。
这新任张议郎,怎么会生得如此美貌啊?!
他们都怀疑,殿下是不是看人家生得格外好看,才将人家带回来的。否则,他这年纪轻轻,最多年十五的模样,怎么就能担当议郎之责了呢?
张良在众人热烈的视线中,他生得脸色微白,唇色淡粉,但他从容一笑,越发显得光彩照人。
“良得公主青眼,带良回咸阳。昨夜王上宣召,良蒙受王上厚爱,今晨特擢良为议郎。良日后同诸位大人共事,不妥之处,还望诸位大人不吝赐教。”
王上只宣召一次,便不在意这少年年岁尚小,还封了议郎之责。想来这是英雄出少年,这张良定有真才实学!
他年纪轻轻走到麒麟殿议政,身上并无年少得志的傲气,反而如此谦逊,一看便不是一个简单的。
众秦臣工忙友善笑道:“哈哈哈,张议郎客气了。”
“是啊是啊,不知张议郎是何方人士?”
“”
正在此时,李城以及众宦官阴柔高昂的嗓音传便麒麟殿中:“王上、四公主殿下驾到——”
众臣肃穆,拱手谒白,山呼之声彻响大殿。
嬴政同赵瑶君坐下。
嬴政心里再次叹了一句冕旒有些重,而后不紧不慢道:“众卿免礼,诸卿有何事上奏?。”
赵瑶君坐在为自己特设的桌案上,一心三用,听政之时,翻开一本书复习,还用余光扫视一圈,看到末尾,只见张良在一众臣子之中清俊异常,不由觉得麒麟殿中光彩重了几分。
【果然啊,殿中有几个年轻,就更有活力了,养眼呐!】
嬴政面色不变,众臣眼神若有似无撇了一眼张良,很快收回视线。
哼,不就是长得好些的年轻人吗?
本官年轻时也不遑多让的。
张良从容淡定的面上破功。
他瞳孔地震,看向未曾张口说话,却能凭空传声的赵瑶君,心里止不住的惊愕。
难道这也是四公主的手段之一,隔空传音?
治粟内使脚步一顿,随即连忙上前,高兴道:“王上,冬小麦已经入库,今岁麦种丰收,实乃大喜之事啊!如今民间按照计划,将要准备播种大豆。这一年两季粮种,让我大秦粮仓越丰了!”
嬴政大悦:“善!”
治粟内使得了表扬,越发有底气的挺直了腰杆:“禀王上,神明赐下的红薯,已然育苗完成,移栽入土。试验田中的农官来报,红薯苗生长目前繁茂无错。“”
“还有那《玉米种植大全》,微臣已经让各农官加快研究,今早为我大秦成功种植且扩种玉米神粮!”
嬴政道:“治粟内使,以及大司农下农官俱为国尽心尽力,值得嘉奖。”
治粟内使笑容险些咧到耳根,满脸红光道:“为大王办事,乃是天经地义,我等不敢言嘉奖之事”
众臣又是艳羡又是嫉妒,嘿,可给这老小子得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