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送你过去。”
许塘坐在周应川怀里,打了个哈欠:“不要了,我看了地址,很近,我打车过去,我今天真的不能再迟到了,再迟到晓颖姐会杀了我的…”
他说的苏晓颖是位刚执业的助理建筑师,一个热情开朗的中国女孩,早两年在意大利,现在独自来了纽约闯荡,是许塘一个月前在苏荷区认识的,那儿是纽约新派艺术的聚集地。
周应川拍了下许塘的腰。
许塘笑,张嘴咬掉他叉子上的煎培根:“好吧,我不说那个字…”
他来了,周应川就没有再看报纸,他将电视打开,把煎蛋切分喂给许塘,许塘咀嚼着。
“中午我不在家吃饭了,我跟晓颖姐去完画廊,就直接过去上语言课,你叫阿姨中午不要来做饭,晚上你再来接我…”
周应川说好,许塘想了想,问:“你觉得我申请纽大明年春季的建筑设计怎么样?”
“确定想学建筑?”
“目前是,我喜欢…”许塘点点头。
眼睛恢复之后,他上学的事也提上了日程,周应川托相熟客户将他送进了一批留学生的语言班,申请学校的材料也会一应准备好。
“而且学校就在格林威治,离我们的家不远,我不想住在学校,也不想离你太远…”
有周应川在前,许塘对自己也有要求,那些不入流的野鸡大学首先pass,其次要有他喜欢的专业,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离周应川很近。
他看向客厅中间的摆的画架,上面用素描笔绘制的是外头曾是世界的第一高楼的帝国大厦,虽然现在已经被下城的两栋世贸大厦超过,但宛如金色擎天柱的大厦气势不减,许塘画了整整一周左右。
“你不喜欢我选的专业?”
许塘拿叉子扎了一些碟子里的沙拉,扎到了坚果,许塘没有咬,抬头吻了周应川,将嘴里坚硬的果仁渡给他,周应川低头帮他嚼碎了,许塘又自然而然地从他嘴里卷走吃了。
“我原计划让你学数学,物理,经济…或者历史,人文哲学也可以。”
周应川的认知随着他的阶级大幅跃升也带着新的立场和观点,比如他细数的这些专业,一听就是纽约那些老钱风最爱送子女去读的。
“那样有点无聊…晓颍姐参与的教堂改造方案已经在施工了,她的想法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我觉得很有趣…!”
许塘说这话时,眼睛也绽放着光彩,周应川看到了,于是说:“好,选你喜欢的。”
不管是波士顿还是纽约,许塘在短短复明的三个月里,他在艺术上展露的天分已经足够令人吃惊,周应川自然注意到了,只是开设建筑本科的学校不多,很多都是挂在艺术学院下头,授予的是艺术类的学位。
周应川更希望许塘先选个基础性学科,慢慢打基础,开拓视野,再往上走,不过许塘喜欢,那就无所谓了。
先去学,不喜欢了就退学,来年再换一所学校、换一个专业就是了,这不是什么麻烦事,他站在这里,许塘有足够的资本和时间去试错。
“你刚才说经济?”
许塘看着周应川手边的《华尔街日报》,还有一些别的报纸,他指着其中一段:“是你现在在做工作吗?这上面不是已经给出了推荐意见…看,像这家环保服务公司…‘季度盈利已经超过了华尔街财经网站的预测,收购计划也即将被管理层获批…未来预计持续上涨…’这报纸上不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吗?”
“这些商业撰稿人发表的言论不一定客观。”
周应川又扎了几片苹果片给他:“如果我说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的投资基金拥有这家环保公司10%的股份,在文章发表的前几周,就以极低的内部价格收购了四十万股这家公司的股票…你还会不会觉得他说的客观公允?”
许塘若有所思:“这就是金钱的立场?”
“是不是感兴趣了?”
电视上,金融频道也在播放着,金发主持人坐在屏幕里和专家发表评论,关于政府最新公布的国家石油储备数据。
许塘听了一会,看到周应川对着桌上的笔记本在给助手发送邮件。
“国家石油库存量低于预期…?这是个好兆头吗?”
“可能会引起原油价格的短期内上扬,至少开市前会涨上一番。”
周应川将最新的邮件给他看:“伦敦股市的交易情况,欧洲主要几只石油类的股票都有小幅上升…”
许塘似懂非懂,刚想继续问,又看见发件人,像个韩国名字:“这是你们组新来的实习生?”
“是…”
“韩国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