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心腹重臣并没有上城楼来的权力。
只是大阿哥入列后,太子就没在城楼上站着了。
他往下走了些,想要离得更近看得更清楚些。
太子所在的地方离一段废弃不用的长城口很近,这里的城墙没有那么高,但安全性还是可以的,因此底下的侍卫们没有动,只是注意保护太子的安全。
索额图在底下看见了,身边就这么几个人,人人的注意力都在阅兵之上,他瞅准机会,走到太子身边来站着。
侍卫们也并没有阻止。
在这样众目睽睽之下说话还是很危险的,但此时人人注意力都在底下的阅兵身上,倒是不会有人过来在这么开阔的地方偷听他和太子说话。
小人和君子,都能一并防住。
索额图说:“皇上亲征准噶尔,令太子殿下留守京城。殿下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太子面色淡然:“意味什么?”
他近两年不说和索额图,和常泰的联系与见面都少了许多。
太子从毓庆宫搬出去,搬到太子府后,就一直有个问题想不明白。
皇贵妃当初为什么手段强硬的肯帮助他把住处给换了。却不能同汗阿玛商量,把他的课业乃至标准稍微减少一点点的。
又或者说,皇贵妃既看见了他住处的艰难,也一定看到了汗阿玛对他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什么不能顺手说一句。
那会儿太子尚且不懂,成婚之后,在某一个时刻,他忽然想明白了。
住处不关乎其他,皇贵妃的能力可以办到这一点。
但是其他的,针对他的课业,或者说汗阿玛一丝一毫都不让他办差的行为,这是不能被违背的。
这是汗阿玛培养太子的基准。
哪怕不是他胤礽,换一个别的什么阿哥来做这个皇太子,也一样是这样的章程。
在那样的时刻被一言定立的太子,中宫皇后留下的嫡子,被立为太子后,就得到了所有汉大臣默认的支持,证明了大清的后继有人,而且是名正言顺中宫嫡子。
这是绝无仅有的身份和契机。
这样的皇太子,就只能朝着先前的路子走,努力培养学问,练习骑射,但是不能再顶着太子的光环做别的什么事情了。
太子立身处世的根本,就是这一点。
索额图和常泰得到重用,可以成为拥护他的势力,但是他不可以过于亲近他们,否则一定会招致不好的结果。
毕竟古往今来的太子们,大部分下场真的是不够好的。
太子其实从来不会想这些事,他只是不明白,只是有困惑。但是这个疑惑没有办法与汗阿玛明说,汗阿玛也不会告诉他。
如果没有皇贵妃的点拨,可能他一辈子都要想不通了。甚至会因此而怨恨阿玛一直将他这个太子关起来读书。
而他甚至还可能为了做点什么而冲动的造成了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辜负了汗阿玛的一片苦心,也让自己走上了绝路。
太子现在回过头去想想,自己这些年长大,若是没有皇贵妃的爱护,很有可能变成了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甚至会自以为尊贵而对阿哥们很无礼的高高在上的太子。
幸而自己没有长成这样。
也幸而大阿哥也没有与自己翻脸无情。
现在冷静下来再去看,汗阿玛对大阿哥的培养,似乎遵照的是大阿哥自己的特性,而之所以培养大阿哥,还是为了让大阿哥像裕亲王那样以后辅佐他这个皇太子么。
至于大阿哥是否甘心,是否愿意,是否不生野心,这就是大阿哥自己要勘破的心境了。
但瞧着大阿哥的样子,似乎影响大阿哥勘破心境的存在还是不少的。
即便有了汗阿玛的调停,大阿哥与裕亲王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没好多少。
索额图以为太子不懂,忙低声道:“太子留守京城,这就意味着,如果前线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太子在京中都有权做出决断来。”
索额图干脆说的更明白些,“噶尔丹闻讯此事,也早已纠集五万人马,要与大清决一死战。他何止是卷土重来,他是要一雪前耻的报仇。臣的意思是,太子当初被册立,便是为了大清后继有人。现在也是一样。因大清有储君在,皇上才能义无反顾的决定亲征。”
这话就已经很明显了。甚至是大逆不道。
太子盯着索额图的老脸,想,若不是四下里都有人看着,他真想狠狠甩索额图一巴掌。
居然如此诅咒汗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