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道:“大约是这几日受凉,说是有点咳嗽,吃了药快好了,不肯待在朕这里,怕把病气过给了朕。还说福煊总会过来,不能将病气留下,怕耽误了弟弟。”
“且这样的时候,不让外头乱猜,他待在武英殿也好些。若我们父子在一起,便是什么都不说。外头的人也要揣测出个一二三四来了。”
瑶令道:“纵然这会儿太子不在万岁爷这里。怕是外头的人也要揣测的。风雪天,佟家二小姐的马车撞上了太子的马车,这话传出去,怕是不知道会引起多少的遐想来。”
“万岁爷心里,究竟是怎么个想法呢?”
瑶令想,若是康熙存了一点要把小佟佳氏纳进宫中的想法,管外头风雪多大,她也得把孩子叫起来就离开这儿。
康熙道:“朕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早在佟佳氏出事的时候,佟国维便曾提出来过,想要把二女儿送到宫里来替代佟佳氏赎罪,顺带着照顾五公主,康熙没有同意。
哪怕小佟佳氏送进来不求什么高位分,康熙也没有同意。
让佟佳氏进宫,进宫便是贵妃,这是康熙对佟佳氏,准确的说,是对额娘族中的依赖与期待。
可是佟佳氏辜负了这样的厚待。康熙就不能再把这样的期待付出去了,再让佟佳氏的女儿入宫,那她们会如何与瑶令相处?
康熙不愿意再冒险。现在有了十一阿哥,就更不能冒这个风险了。
要是小佟佳氏又联合家里的兄弟干一回坏事,那岂不是佟家的男人都要获罪了?既然有能力有精力,就该好好的经营自己报效大清,为何非要与旁人过不去?
小佟佳氏到了年岁,记名参选秀女。康熙不打算将其纳入宫中,甚至没有打算指婚给宗室,而是选择赐婚给八旗,若是令其自行嫁娶,也令康熙是不放心的。
这事原本不急,康熙是想着过两年选秀的时候办是一样的。
佟家暗地里揣摩准了康熙的意思,觉得自家二姑娘进宫无望了,这就盯上了太子,想着太子这会儿正是年纪,若是撞出什么绯闻了,佟家二姑娘就成了太子妃了。
望着瑶令眸中盈盈光亮,康熙下定决心了。
“梁九功。传旨。”康熙道,“给太子赐婚。”
三阿哥的年纪还不到,佟家也不会把主意打到三阿哥的身上,所以倒是不必着急定下三阿哥的婚事。
给太子定下的是瓜尔佳氏。其父都统石文炳,汉军正白旗的出身,这个身份不是那么太好的出身,但祖辈算下来,也不差了。
太子这样的身份,若是娶太高的身份,怕不是将来被太子妃的娘家牵制,那自然是不好的了。
瓜尔佳氏的出身,以太子来说,足够牵制了。
康熙定在来年秋给太子大婚,如今既然定下来,自然是要筹备起来的。具体是哪一日,就等着慢慢来选,等妥当了定下来,也就等着太子成婚了。
康熙的意思,回头会给佟国维传话,小佟佳氏的婚事不在京城。
“朕将她嫁到盛京去。那里的勋贵八旗贝勒王爷宗室都是有的。朕给她挑,挑好了就赐婚。”
明面上也不必说出来,佟家那边只需要一个暗示,也就闹不出什么事情来了。
康熙盘算好了,一一说给瑶令听。
十一阿哥是睡熟了的,康熙怕后头一直这么抱着不舒服,就慢慢将孩子放到边上柔软的被褥里头了。
屋里的坐榻宽大得很,十一阿哥安置在里侧,康熙和瑶令就坐在外侧。
刚把十一阿哥安置好,康熙一回头,就感觉到柔软的唇瓣落在他的脸上。
瑶令主动亲了亲他。
康熙目光闪动,把人捉到怀里,定定望着她:“这是怎么了?”
小丫头其实甚少有这样热情主动的时候。
近两年在床榻上是肆意许多,但是这可不是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下主动亲的。
康熙总觉得小丫头眸中闪动的光亮十分的动人,令康熙也情不自禁的想要亲亲她。
瑶令主动抱住康熙,笑道:“没怎么。臣妾就是高兴。”
康熙故意笑道:“太子成婚,你就这么高兴?”
瑶令道:“这个也高兴。”但她为的不是这个。
可她偏不说,只是眼睛亮亮的望着康熙,期盼着康熙自己能明白。
她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相处都这么久了,康熙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他说不定就能明白呢?
康熙瞧了瞧熟睡的十一阿哥,这一大一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