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别说人参灵芝,喝水喝多了都能死人。
毒与药,伤害与疗愈人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药在某种脏器上有好处,但在另外的脏器上有毒。多数药物,在“药性”弱的时候,是药,药性强的时候,是毒。有时候“下重药”的意思,就是要么治好病人,要么毒死病人,就看谁先撑不住了。
哪里有什么一刀切划分出来的毒性药性?
虽然各种吐槽,但不妨碍敖昱熟悉新能力。
这近似于念力,从跳蚤蚊子到路过的蛇,只要是有毒的,便都在他的感知范围内。但无毒的,即使同为蜘蛛或蛇,他也感应不到,但通过被他招引的毒物,他能感觉到排外的敌对。
毒是五花八门的,响应他召唤的毒物更是种类繁多。前世敖昱收下的蛊儿们,修行也都是专修一种,别看他们繁殖出的蛊虫外形五花八门的,本质上那些蛊虫依然同出一脉的。
原主对自己的能力很抵触,甚至下意识地驱逐毒虫,除了没挨过蚊子咬外,他认为这种能力没什么用处。
【宿、宿宿主,你、你不觉得这样有些让人浑身发麻吗?】
敖昱的两只手,一只手的手背上落满了蠓虫,另外一只手的手背上落满了小蜘蛛。
这蠓虫俗称小咬,是山里的小吸血虫,属于广义上的蚊子的一种,但毒性更强,能把人咬死。小蜘蛛是当地的红丹蛛,也叫活樱桃的,只有露珠大小,颜色鲜红,咬了人之后轻则瘙痒红肿,重则肢体溃烂。
苹果醋没有血肉,但看着虫子爬满了敖昱的双手,也让他有一种鸡皮疙瘩长满身的感觉。
敖昱手一抖,红丹蛛落在了窗框上,下腹出现了一条透明的蛛丝,它们不结网,只用这一根蛛丝吊着自己。他再抖手,蠓虫全都飞到了红丹蛛的蛛丝上,老老实实地挂着。
他的力量,可以让这些小东西违抗最基本的求生本性,任由天敌吞吃。
敖昱取来小刀,划破了指尖,随便找了只红丹蛛,让它落进指尖小小的血泊里。这种并无食血习性的蜘蛛,却无师自通地大喝鲜血,不一会儿,便喝得腹部胀起,比它的同伴都大了一圈出来。喝饱之后,它也很乖巧地,用蛛丝给敖昱的小伤口来了个缝合。
蛛丝对人的伤口,本也没有这种效果的,可它的蛛丝对敖昱,就是有效的。
敖昱将插着两支秃毛笔的笔筒掏空,将这只小蜘蛛放进笔盒,摸了摸指尖,竟只能摸到一个伤疤般的凸起。
如此的体质,确实是闻所未闻。
若是修仙界,他自然有时间慢慢琢磨,但此界之人,还未曾听说有谁的阳寿能到两百,彻底追根究底,是不要想了。
总之祭司就是这样,在薛拂惊所知的夭族故事里,百年前,正是当时的祭司,抱柴赴火,焚烧自身血肉化为毒雾,兼招引来无数毒虫,这才为夭族争得了一线生机。
但原主所知道的,也只是这个口耳相传的故事。当年面临灭顶之灾,逃亡出来的夭族能带的都是最珍贵的典籍,大长老们每每谈及此事,常扼腕叹息。
敖昱找出了一套衣裳鞋袜整齐地摆在床边,又翻出了许多零碎。在苹果醋的满头问号中,他揉好了面,剁好了肉,燃灶煮水,搬出洗菜的大木盆。最后,敖昱将一把梳子揣进了袖子里,终于朝外走了。
在房里的时候,就能依稀听见吵架的声音了,待敖昱打开门,声音顿时在耳边炸响。
二十几个夭族的年轻人,正与族中的长辈对峙。
——为了纪念当年的祭司,整个夭族村落围绕一个大火塘建立,火塘周围,也是村民常常聚会的场所。敖昱的家,距离火塘正是最近的。
此时的争吵,正发生在火塘旁。至于原因,听他们嚷嚷两句便明白了,无非是年轻人在小山坳里住得腻歪了,想出去外边的世界转转。
“一百年了!谁还记得什么夭族!”他们嚷嚷着。
“没听见说书的吗?还有朝廷告示栏上每隔几年都会新刷一次的海捕告示。”一个老爷子痛心疾首地敲着拐杖。
“我脸上的伤!这就是在追兵手里活下来时受的!”一个疤面大汉拍着自己的胸脯怒吼。
“得了吧,爹!当我们不知道您是摔了一跤,让自己带的柴刀砍的?”一位少女哼唧着,“其实我们哪里是什么夭族?不就是寻常晋国的百姓吗?只是当年误会,这才稀里糊涂当了个劳什子夭族。我们都是大夫!”
“对!我们会医术,到什么地方还挣不来钱!大户人家抢着让我们当供奉呢!”有一个少年扯着脖子叫嚷着,立刻有人扯他的衣角。
“一群不懂事的小豆子,就你这样的,谁还让你当供奉?”
“谁说我们不懂事,我们——现在是没有,但是待我闯出名声,日后是必定会有的。”
“一群小蠢货!”
“你们老顽固!”
“你大胆!”“怎能如此与你爹说话?”
“祭司?”“祭司!”
他们看见了敖昱,无论年龄,立刻停止了争吵,对敖昱行礼。
村人们无论年轻年老都穿着短衫,打扮与寻常农人无异,只有敖昱穿着细棉布的直裰,作为祭司,他的吃穿是整个村子最好的。
大长老立刻道:“祭司,这没什么大事,你且回房研究医术去吧。”
年轻的则默不吭声,没有了方才对抗的气势,一个个都低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