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说出一句让叶阿奶没法拒绝的话,“岛上的女孩都学唱歌、跳舞,有些学的好,早早的就能去文工团跟着一起练了。”
叶阿奶听得心动了。文工团可是好去处,但凡是有闺女,且疼爱闺女的人家,就没有不想送闺女去文工团的。
福妹长得好,别的女孩都能去,没道理福妹不能去。
“你是她妈妈,你要是铁了心要送她去,我还能拦着不成。”
“娘,我没说您拦着,我主要是怕您不舍得孩子。”
“我巴不得他们都去呢,没他们在家里,我反而更自在。”
这话就有些言不由衷了。她还是很不舍得送孩子去上学的。想到孩子去上学以后,她得一整天都见不着孩子,心里就慌得厉害。
不过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得送孩子去学知识,“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孩子去?”
“什么时候都可以。”
金枝又悄悄打量叶阿奶,见她是真心愿意送孩子去托儿所,笑着又说:“不过我觉得早些送孩子去比较好。娘,咱们福妹未必适应托儿所的生活,我想着先送她去试试,试过了要是不喜欢,以后还能再去学别的。”
“是这个道理。”
叶阿奶到底还是心疼孩子,“你们知道的多,孩子的事,还得你们拿主意。”
说这话的时候特意看向金枝,给与金枝一个肯定的眼神。
金枝被她的眼神看得受宠若惊。婆婆来了以后,可从来没这样看过她。看来还是她以前没摸准婆婆的脉门,只以为给婆婆钱,就能讨得婆婆的欢心,其实都错了,婆婆根本不在乎钱,她只在乎两个孩子。
得了叶阿奶的允许,金枝赶紧把事情定下了,“我下午过去托儿所那边问问。”
“你看着办吧。”
叶阿奶不说话了,拿过菜篮子,继续择菜。
等到叶振北回来的时候,婆媳两个已经把叶娲和叶润平去上托儿所的事情办好了。岛上的托儿所类似于别的地方的育红班,可以全托,也可以半托。只要是住在家属院的家属,都可以把孩子送到托儿所。
好些双方都很忙的夫妻,会把刚生下来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去,花钱请托儿所的老师们全天照顾孩子。像容站这种早晚回家的孩子不算全托,算是半托,三岁以上,可以自己穿衣吃饭的孩子一般都是半托。
叶振北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娘,你让我找的人找到了。”
拿起搪瓷缸喝一口水,叶振北不紧不慢地接着说:“不过那个叫杨大山的人说她闺女在婆家过得好好的,没让人回来找他们。”
叶阿奶早把这事忘了,听到小儿子提起才想起来,“找着了?没找错吧?”
“不可能找错。”
叶振北太渴了,喝完一缸子的凉白开还不解渴,又去盛了些米汤接着喝,“我手下的人都去他家里打听过了,他家确实有九个女儿,也确实有一个外嫁的二闺女名叫杨二妞,错不了的。”
“别喝太多水。”
见他咕咚咕咚的喝水,跟牛饮水似的,叶阿奶赶忙阻止,“一会就要吃饭了,你喝这么多水,等会还吃得下饭啊?”
“吃得下。”
叶振北放下搪瓷缸,同时拍了拍肚子,“我这肚子有两个胃,一半用来装饭,一半用来装水。”
“贫嘴!”
“接着说那杨大山的事。”
叶振北好些天没见叶娲了,实在是想念得紧,没有说话,先过去抱着叶娲转上两圈才接着说:“没了,刚才都说过了。”
见叶阿奶要生气,他急忙补充一句:“我们去找他了,但他不信我们,自己给闺女发电报去了。后来他女婿打了电话过来,电话里说他闺女好好的,比之前胖了好些,正忙着养身体生儿子。人家都说人好好的,咱们总不能非说人家不好,让人家别信他女婿的话吧。”
“是这么个道理。”
叶阿奶压根不关心杨大山家怎么了,更不关心杨大山的闺女怎么了。她愿意帮忙,完全是不想叶娲跟一个不认识,且不清不楚的女人有牵扯而已。
听到杨大山家的确切消息,叶阿奶更是把杨大山家的事情放下,转而说起孩子们去上托儿所的事情。
“你媳妇去给孩子们报名了,明天就送孩子们去上托儿所。”
“呀,我闺女要去上学了呀。”
叶振北凑过去,用鼻子蹭了蹭叶娲的额头,“明儿我送他们过去。”
早上六点,叶娲被奶奶从床里面扒拉起床,迷迷糊糊中被洗了脸,梳了辫子,然后被叶振北扛到肩膀送去托儿所。
等她清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在托儿所里坐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