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知道了。”
这边林虎走了,那边郑冰和郑子墨也匆匆的出村了,他们对外说的是出去探亲,其实要做什么只有两人心里知道,知情人加上一个郑元嘉一个林夕。
他们走的利落,没有提前通知,桃花村其他人都在讨论春耕的事情,也没在意两人的离开。
柳絮这两天也在忙,林夕这边倒是一时间安静下来了。
他这边安静下来,村子里忙碌又热闹。
自古至今,农耕为主的大地上,都有春耕祭祀的习惯,有的地方叫祭春,开犁祭,有的地方叫种皇田,也叫开春或拍春。
伴随着祭祀开始的是具有当地特色的节目表演和活动仪式。
有的地方会在春季上表演社火,有的地方会舞狮舞龙。
请专门的舞龙队、腰鼓队、加上农具队、生肖队,穿上各地区的特色服装,开始表演庆贺。
这是传统也是期盼,为了祭祀农神,祭祀龙王,祈求丰收。
祭祀开始,村民们会盛装出席,请法师先生焚香化表,朗读事先写好的祭祀的文章,告慰天地,祈求风调雨顺。
然后集体叩拜祈求,最后才是表演,有的地方会装扮神明绕场一周,接受供奉香火。
有的地方会更实际一点,直接请牌位出来,然后赶着套好犁铧的耕牛,在田地里用犁划开地皮,后面有人拿着粮食撒种子,也会有人拿着耙、锹等农具。
这种表演更重实际,内容几乎与农耕场景一模一样。
中国远古就有祭祀社与火的风俗,“社神”与“火神”。大多数时候社神是共工氏之子句芒,火祖为炎帝神农氏。
“社火”原来就是对句芒和炎帝两位尊神的合称。因为祭祀他们时,民间都要舞龙、舞狮演酬神“百戏”,慢慢的,民间就把祭祀社神与火神时所演的“百戏”称之为“社火”。随着历史的演进,发展到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民间祭祀社神越来越淡,社火几乎只祭祀火神了。
社神句芒是春官,也是春神,司掌农事,社火起初就是一项祭祀春神和火神的民间活动。
皇帝也会在每年开春的时候祭祀,祈求平安顺遂,主要祭祀的是天地,社稷。
社稷,其实就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总体来说,皇家和民间大致流程差不多,都是一样祭祀神明,愿望也是大相径庭,祈求顺遂,只是规模不同,各个地区的习俗也不同罢了。
林夕他们村子的更偏向简单实用,按照基本流程,开头都是由风水先生焚表敬天地,祈求风调雨顺。
他们会跟着参拜天地,后面就简单些,会挑选出来一个德高望重的岁数大的人,选择出一块地方,第一个开始耕地播种,预示一个好的开始。
然后会放炮仗,点燃早就准备好的药草和柴草搭建的草垛,他们会围着燃烧的火堆载歌载舞,祛除邪祟祈求往后日子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