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家以后,叶满枝就催促道:“你别管我了,先去那个定点粮站看看,要是还没关门,就先买一两百斤粮食回来,别管粗粮细粮,有什么买什么吧。”
吴峥嵘推出自行车,在她背上抚了抚说:“没事,别胡思乱想,我先去看看情况。”
事实上,定点粮站的情况还不错,粮食供应充足,只要带着粮本去买粮,都能买得到。
吴峥嵘排队半个小时,买了一百斤大米和五十斤小米回来,总算让叶满枝稍稍放了心。
凭证定点不限量,似乎还真是为了遏制浪费的。
因着闹了定点购粮这一出,叶满枝去学校上课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
总惦记着放学以后去粮站买粮的事。
她娘家婆家那么多人,还有她姥姥家那边,不知囤积粮食没有。
叶满枝琢磨着下课去一趟吴家老宅的时候,赵金花却找过来说:“班长,我好像给你惹麻烦了。”
“怎么了?”
赵金花麦色的脸上满是担忧,“有人说石磊那个副厂长是被你给撸下来的,我跟人呛呛了几句。”
因着叶满枝当了系办工厂的科长,赵金花也跟着她混了一个计划科的科员。
她俩就是计划科唯二的成员,平时轮流去工厂坐班。
但她这几天在厂里听了不少有关叶满枝的传言。
有人说她自己想当副厂长,就想办法把石磊撸了下来,结果给欧阳老师做了嫁衣裳,不但没能当上副厂长,生产计划科的工作还被石磊分走了一半。
还有大三的男生说她挺着个肚子,干不了多少工作,却占着茅坑不拉屎。
赵金花在厂里无意间听到时,就跟那几个说小话的人吵了几句,结果本来只是小范围嘀咕的话题,经过他们这样一番争执,反而被更多人知道了。
叶满枝没想到瞎话能传得这么离谱,石磊算是间接被她撸下去的,她也确实挺想当厂长的,但时机不对呀,这件事纯粹是她正当防卫。
她郁闷了一阵,只能安抚赵金花,“你又不是故意的,瞎话也不是你传的,跟你有啥关系?咱别管他们了!”
不过,流言传播速度似乎还挺快的,没两天连边鹊桥这种不在厂里任职的学生都听说了。
叶满枝再去工厂坐班时,确实能感受到一些若有似无的打量。
正在琢磨该如何辟谣时,她被同样处于舆论中心,兼任着副厂长的欧阳老师喊去了办公室。
“这两天厂里有些不好的传言,我听到以后已经第一时间批评他们了。你还怀着孩子,不要受那些谣言的影响。”
叶满枝还没了解过具体情况,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见她神色怏怏,欧阳老师停顿片刻,继续问:“我最近在跟市妇联和市工会女工部一起做一个科研课题,是有关保护女职工的,你想不想加入我的课题组?”
第105章
工业经济系只有两名女教师,一位是教授政治经济学的徐老师,今年刚办了退休手续,另一位就是面前的欧阳老师。
欧阳瑾三十多不到四十岁,面容白净,衣着整洁,乌黑的长发高盘在脑后,气质特别干练利落。
她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但有本科的教学任务,还要给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以及企业厂长经理专修班上课。
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导致欧阳瑾与学生的交流不多,看上去也没那么好说话。
苗主任正是相中了这一点,才把她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机械厂里。
相比于那些平易近人的老师,以及抹不开同学面子的学生厂长,让她这样与学生有些距离的人当生产副厂长,反而更便于管理工厂。
叶满枝虽然上过欧阳老师的课,但也是与她没什么深交的学生之一。
骤然接到对方的邀请,让她面上难掩惊讶。
微怔片刻后,还是遗憾地选择了婉拒。
“欧阳老师,我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产了,目前只能勉强兼顾学业和厂里的一部分工作,暂时无暇他顾,加入您课题组的话,可能会耽误您的课题进度。”
工业经济系的每个老师都有科研任务,有的老师会让高年级的学生加入课题组,帮忙搜集资料,整理调研数据。
陈莹就在许老师的课题组里。
尽管工作繁琐,对本科生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叶满枝当然想进欧阳老师的课题组,但“保护女性劳动力”这种课题,一听就是需要去基层大搞调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