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也不用餐桌,我们饭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两样的话,都是直接蹲着或者坐地上吃,连餐桌都不需要。”地里干农活的百姓们道,总不可能他们下地干活,还把专门吃饭的桌子搬来。
【分餐制和合餐制各有优缺点。
分餐制优点是干净卫生,不和他人口水混淆;缺点是普通人做不到。
合餐制的话,氛围和睦,没有分餐制严肃和冰冷,古代常见于家庭日常吃饭;缺点是增加口水传染病情风险。】
“口水传染?!”诸朝医师们赶紧把这条重要信息记下来。
诸朝普通百姓虽然不懂医学,但也明白,原来得病的家人,不适合合餐制。
那该怎么吃?总不能又分餐又合餐吧?
分餐制的贵族们则得意,“合餐制会吃别人口水,得多脏啊。”
【随着朝代往后,贵族们也开始合餐制,然后为了规避其他人口水,他们增加了“公筷”,公筷就是专门夹菜的筷子,并不接触他人的口水,也比较干净卫生。】
诸朝百姓们眉头舒展,“这个公筷我们也能做到。”
只是一双筷子的事。
尤其是家里有病人的人,迅速添了一双公筷。
【分餐制和合餐制的不同还体现在桌椅上,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秦汉时期的餐桌,并不高,因为他们吃饭吃,采取的跪坐。
而合餐制,桌子则变大,还增加了凳子,这样可以让人吃饭时姿势更加舒适。】②
说着姜叶放出分餐制和合餐制桌椅上的不同。
秦朝及春秋战国的古人们仔细打量后世的桌椅,道:“这个做法不难,我们也能做出来。”
就连讲究的贵族们,也吩咐工匠把餐桌高度加高,和增加凳子。
虽然他们还用分餐制,吃饭时却比以前跪坐舒服多了。
嬴政也没例外,不会放着更舒适的桌椅不用。
至于坐凳子,会不会走。光,之前衣服篇嬴政可不是白看的。
【古代的餐具演变不仅体现在桌椅方面,还体现在锅碗瓢盆的材质。
比如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炊具,都是陶器,所以也被称为“陶器时代”。
等到夏商周至秦汉,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这段时期,被称为“青铜器时代”。】③
“原来新石器时代就是陶器时代。”嬴政等后世者终于对耳熟的新石器时代有了概念。
他们对夏商周之前的时代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可是他们熟悉陶器啊,知道他们使用青铜器之前,使用。的大都是陶器。
就是秦汉时期,青铜器也只是贵族们的专属,底层的百姓们用。的依旧是陶器。
【青铜器之后就是瓷器,瓷器和陶器同源,根据考古发现,商代就出现过瓷器雏形,但瓷器工艺真正成熟的时间为东汉时期。
但直到唐朝及以后的朝代,百姓们才慢慢用上瓷器餐具。】④
【而陶器、青铜器、瓷器所制作出来的餐具,也有所不同。
陶器原材料是粘土,易得,制作方法也不难,烧制温度在700-1000度之间,成品很耐用。
缺点是不小心掉在地上,容易碎掉,这点瓷器也是同理。】⑤
【相比之下,青铜器就结实的多,比起陶器和瓷器,青铜器不怕摔。
缺点是容易氧化、腐蚀,说起这个,咱们现在印象中的青铜器都是铜绿色,这是青铜器被氧化、腐蚀后的颜色。
青铜器氧化前,还有刚做出来的时候,颜色是金色的,在古代被称为“金器”或者“吉金”。】⑥
姜叶把青铜器们氧化后和氧化前的图片做对比,直让使用青铜器的诸朝贵族们不敢认。
他们看着自己手中金灿灿的金器,再对比后世氧化成铜绿色的青铜器,想了想,释然,“算了,好歹过去那么多年了,金器不能再用也是常理。”
总不可能指望千百年后金器还能金色依旧吧。
那样还叫什么“吉金”,直接叫金子不就行了。
这样想着,贵族们继续用未氧化的青铜器该吃吃,该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