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批阅奏折的时候,瑶令也自个儿安安静静的看书。
互不打扰,却又岁月静好安谧怡然。
晚膳的单子是瑶令点的。
一大锅的羊肉汤热气腾腾的上来,康熙要了八宝鸭和八宝饽饽,却见瑶令在她的小锅子里放了一大块她以前自个儿炸的什么干脆面,然后将小碟子里的酱料都放进去盖上盖儿一块儿煮。
“这能好吃?”康熙见过太子和大阿哥这么吃,三阿哥尤其喜欢这么吃,康熙没吃过,实在是有些怀疑。
瑶令笑嘻嘻的:“好吃呀。嫔妾很喜欢。”
约莫着时间煮好了,瑶令将盖儿掀开,一股子香气就冲到了康熙的跟前。
康熙将手里的饽饽放下:“给朕也泡一碗。”他也想吃了。
瑶令就笑了,按着康熙的口味,给他做了一碗。
谁能想到呢?堂堂大清的皇帝,也喜欢吃泡面。
康熙甚至连做底的羊肉汤也喝掉了。
两个人围着膳桌吃喝,倒是比平时吃的还要多些。
梁九功瞧着康熙平和愉悦的眉眼,心里只喊阿弥陀佛,但又知道,这全都得归功于嘉嫔娘娘呀。
原本万岁爷这些时日为了台。湾的事不大爱进膳食了,御膳房想着法儿也没能调动万岁爷的口味。
也就是平日里嘉嫔娘娘在的时候还好些,可娘娘也不能总在这儿呀,不在的时候,就进的很少了。
今儿遇上这样的事情,又查出来那样的结果,梁九功还以为万岁爷肯定要吃不下了,没想到嘉嫔娘娘真是厉害,果然有娘娘在,这点子忧心是全然可以不必的。
梁九功甚至想,要是嘉嫔娘娘能时常陪伴在万岁爷身边,那该多好呀。
两个人痛痛快快的吃了一场,结果就是吃多了,得出去走走消消食。
正好这会儿雪停了。
但乾清宫跟前的雪早就让勤快的小太监们扫净了。
瑶令却有点想踩雪。
小丫头难得有个想头,康熙能不满足么?
“雨花阁后头种了一片梅树,那地方这时节都是锁着的,不许人进出。想必雪都是在的,朕带你过去逛一逛。”
锁着倒也不是不许人逛的意思,是为了正月里挂灯在修缮,这两日已经修好了,只是还没来得及去锁,现在正好没人,可以先去逛逛。
下了雪的地方还是有些水迹的,瑶令也不会穿嫔妃们的花盆底,穿的虎皮小靴子跟不高,走起来也不必那样端庄和小心翼翼的。
康熙瞧着身侧的人,看着她在夜色中明亮的眼眸,心里忽的就想起她十七年进宫的,小小的少女模样,那时候还没长开呢,哪有现在的玲珑模样呢。
可这么些年过去,这丫头好像一点都没有变。
在这样的夜色里,还是那么的纯净无瑕,仿佛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些欺负倾轧和针对陷害。
康熙牵着瑶令的手,慢慢地走。
伺候的人都远远地跟着,事先是清过宫道的,这会儿没有一个人出现打扰了他们的宁静。
天地之大,万物清明,呼吸着雪后的清新空气,康熙的心松弛而享受。
“朕已下旨,将安嫔敬嫔僖嫔三人褫夺封号,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嗣后不许再出来了。”
瑶令知道,康熙是在出了慈宁宫后下旨的。
瑶令道:“僖嫔说她并不知情。她什么都不知道。”
审问之后,一切清晰了然。安嫔宣称,是她对瑶令怀恨在心,所以利用前些年在宫里攒出来的人脉,豁出一切做了这件事。
敬嫔是被安嫔鼓动加入的。安嫔答应她事成之后会想办法让敬嫔脱出承乾宫。毕竟在那里住着,什么前程都没有了。
僖嫔是她们故意网罗进来的。僖嫔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为了她们取信于人做的见证。安嫔和敬嫔都是这样说的。
瑶令觉得不能轻信,又觉得不能冤枉了人。
康熙道:“或许她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在李氏,王佳氏去找她的时候,她动心了,与她们一同告你,这就容不得她了。”
瑶令瞧着雪夜里盛放的红梅,轻声说:“这三人都是万岁爷在康熙十六年亲封的嫔位。嫔妾那年还没有入宫,但后来入宫了,在御前几年,嫔妾也知道,那会儿这三人甚至都是高于惠嫔姐姐荣嫔姐姐的。也是一宫的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