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往百尺崖奔袭而去,深夜埋伏在丛林杂草之间。
此时,项燕也带着大军出了平舆城,同赵瑶君交战三四个回合之后,就好似不敌秦军一般,开始分兵“溃逃”。
赵瑶君见状,也故意分兵,骑上骏马朝着楚军项燕带的主力部分,狂追了他们五六里地。
她甚至如同恼羞成怒一般,最后丢了几个火。药弹,惊得楚军顿时慌乱了一阵。
这慌乱是真的,制造慌乱是为了让范增脱身。
火。药一出,楚军原本谋算好了队形,喧闹扭曲了一会儿,才依照原计划往巨阳的方向“逃窜”。
楚军中有人瞧见,这几日深受大将军项燕信任的一个高寿谋士,他正因身体虚脱,力有不逮而虚虚坠下马去,恰巧被人家秦军一剑狠狠刺了下去!
项燕痛呼了一声:“范先生!范先生!”
其他谋士连忙道:“将军,范先生定然活不成了!我们撤退要更快一些,这才不辜负了他呕心沥血的谋划!”
项燕闻言,更是催促大军快跑。
赵瑶君也装模做样,追着他们翻过了一个小山头后,也让大军停了下来,在原地就着月光休整。
秋风微凉,临时休整的将士们还生起了篝火,或是烧水喝,或是悠闲的拿出干粮烤热。
赵瑶君坐在火堆旁,等了一顿饭的功夫,就见副将骑着马,带着一个六旬的范增哒哒哒的跑了过来。
赵瑶君起身,朝范增笑了起来:“恭喜范先生顺利脱身,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
范增在副将的搀扶下,下了马。
他借着火光,好奇的打量着她。
过了好一会儿,范增也笑了起来,只是他笑容中很是感慨。
“老夫做出此举,更多是因为殿下派出去的一位赤脚医生,救了我的性命。我心中感激,打算报答他的时候,又从这位医生口中描绘的秦国,老夫感受到了天命所归,感受到了殿下的严正和宽仁。”
他缓缓叹气:“老夫六十有余,纵然心中还存大志,但到底年事已高。比起死守着残缺不齐的楚国,老夫更想见一见殿下口中那个统一的,没有战争却很强大富饶的世道。”
第148章
项燕带着大军往巨阳城直奔而去。
大军夜间不曾停歇,军队之中虽人数众多,但项燕训练之下,整个军队没有了困守平舆的丧气,反而军容整肃,急行军的速度半点不慢。
不过两日,大军便到了百尺崖附近。
这一路行来顺利,秦军也未曾追击。
项燕骑在马上,他在午后刺目的阳光,高爽的天气中仰头一看,只见百尺崖两边山高谷深。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常绿的树木与发黄的树木交错参杂,一队队大雁自宁静的天空之上飞过。
项燕心里莫名有些不安,他立即抬手,喝道:“停下!”
整个军队立即停了下来。
谋士有些不解,凑到项燕身边询问:“大将军,过了这百尺崖,差不多就到巨阳城了。大将军忽然叫停,可是此地有不对之处?”
项燕勒紧缰绳,胯下骏马随意踏走了几步。
他眯眼看着此处地形,以往日的经验道:“百尺崖下只有羊肠小道,两边山谷高深。行军之时,敌军常爱在两侧埋伏作战。此处关隘,不知是否有秦军埋伏。”
谋士眯眼看向两侧密林山谷,只觉得静静悄悄,宁静无比。大风吹过之时,也未曾间山林之间隙之间有埋伏。
他未曾发现不对。
谋士不由道:“大将军,百尺崖下有没有埋伏,属下不敢断定。但是军粮快要耗尽了,此处小道,乃是去往巨阳城较为隐蔽且便捷之路。若是再调转大军,从旁处走,万一碰上追击的秦军,更是不好。”
另一个谋士出主意:“那斥候快要回来了,不知秦军可否被我们分出去的兵马所迷惑,追去别处去了。如今我们必要通过百尺崖,大将军若是担忧此处有埋伏,不若等等斥候的消息。”
项燕思索一番,同意了这个谋士的话:“那便等等吧,估算时间,这斥候约莫也要回来了。”
于是大军戒备,在百尺崖外的空地略作休整。
项燕喝了些水,骑在马上,双目依然戒备的四处逡巡。
一刻钟之后,他们身后奔来了七八个楚军斥候。
斥候们急急上前朝项燕行礼,为首的斥候脸上带着喜色:“回禀大将军,秦军已被我们分出去的兵马所迷惑,那位大秦公主亲自带着兵马,朝我们相反的反向追去了!”
项燕神色不变:“她亲自带兵去的?带了多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