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地方不对吗?沈修远回忆许久,也得不到答案,又想起张浩是个凡人,才换了思路换位思考。
假设当时有一个凡人观战,他站在这里……沈修远无言地在脑海中重现了当年的场景。
这个凡人能看到广场,能看到擂台上对决的人,但他周围人山人海,真正能看到的只有架高的擂台,和远处的大殿。
凡人不同于修士,距离过远便不大能看清,目力再好也如此,所以当时的张浩,不论站在人群中的何处,都看不清大殿那边的长老们。
那还有什么会是变数……
沈修远一愣,眼睛猛然一亮:不,张浩看清了,他看清了师父。
沈修远永远也忘不了师父那时向他走来的身影,也忘不了齐光碎裂后那个带有些微草木香气的怀抱。
若要说变数,便只有这一样了。沈修远闭了闭眼,轻呼出一口气。
那时的张浩,想必看清了师父的脸。他在收徒大会时无缘得见,门派大比前战时也相距甚远,唯有那时,他第一次看清了师父的脸。
久远的记忆缓缓浮上,沈修远记起,门派大比后的某一天,张浩曾来问过他:
“门派大比那日我见到你师父在台上……你师父他,从你第一次见到,就长那个样子吗?我是说他的长相,还有,气质,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变化?”
“并未,师父一直就是如此。”
“不可能没有!”
“我是说第一天,你见到他的第一天,十年前他救你的时候,就是这副容貌吗?”
“总之留个心眼,对你师父也一样,别随便谁对你好一点就老记着知恩图报,有的人……不值得。”
而在他们前往极北前,张浩还曾对他说:
“我认为你也有必要知道真相。”
真相,什么真相?那时的沈修远完全一头雾水,如今却豁然开朗。
也许……张浩才是那个知晓“非仙非凡”真意的人。
沈修远有预感,这场惊蛰之约,一定能够解答他的疑问。
但比起疑问能得到答案的期待,沈修远心中更多的却是对未知的不安。他隐隐觉得,那个答案,也许并不是他想要的,知道或许比不知道更令人焦灼,保持现状说不定比打破僵局更好……
沈修远不由攥紧了拳,他可以预想到真相之后将会是无人踏足过的黑暗深渊,他所触及到的将会是无人知晓的荒莽苍凉,那是一条不知终点何在的漫漫长路,再无人可为他指引方向。
可那又如何呢?沈修远松开了手,那边无忧已下场,正抬手招呼他上去迎战,他召来和光,提剑即上。
眼睛看不到方向,就用心去看,只要随心而动,每一步都无愧于心,这一路走过,又有什么可后悔的?
如果路的终点,能到真实的,那个人的身边的话……
万水千山,在所不辞。
剑光乍破,穿云破空,季洵似有所感,向窗边看去。
风吹起了不知名的书页,哗啦哗啦的书页声仿佛千万树叶的共鸣,直翻到一页空白方才停歇。
季洵不以为意,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
却没望见天边黑云,已然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