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樊伉造这个玻璃就是为了烧死他们?
擅长脑补的郦坚立刻阴谋论了。
正说着,樊伉又命人取了一只圆圆的玻璃杯,杯中放了半杯水,又命人拿了两根同样长短的筷子。
他将一根筷子斜放进杯子里,另一根筷子则用同一个角度拿在手上,问:“这两根筷子有什么区别吗?”
吕禄已经完全被勾起了兴趣,将放大镜递给夏侯灶他们,挤上前去绕着桌子走了两圈,惊讶地道:“杯子里的筷子断了,而且看上去要比你手上拿的短一些。”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确实放在装水的杯子里的筷子看着要比樊伉手中拿的筷子要短一些。
樊伉微微一笑,将杯子里的筷子取了出来,和手上的比在一起。
两根筷子一样长短。
“伉表弟,你这是怎么做到的?快让我也试试。”吕禄凑上前,兴致勃勃地道。
他也要学会这个戏法,然后耍给别人看。
萧同就想得有点多了:“我知道了,肯定是伉表弟你偷藏了一根短一点的断筷子,故意糊弄我们的。”
外面变戏法的人都是这么骗人的。
被人当骗子怀疑,樊伉也不恼,事实上他还挺喜欢学生这样提出质疑的。
他把两根筷子都递给萧同,一脸鼓励地看着他:“你自己来试试。”
萧同高兴地接了过来,学着樊伉的样子迫不及待地把筷子伸进水中,发现筷子又变短了,拿出来又恢复了原样。
“萧同,你怎么做到的?”吕禄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快教我快教我。”
萧同自己都有点懵:“我也不知道啊!我根本什么都没做啊!”
他把筷子拿起来反复地看,结果看得两眼脱眶了硬是没看到哪里有折断的痕迹。
他说樊伉骗人,这下可好,他自己把自己都给骗到了。
真是太奇怪,也太有意思了!
这个时候萧同又觉得在书院上课也还是有点趣味的。
接下来吕禄和夏侯灶他们又亲自试验了一番清水折筷子的戏码,就连素来稳重的吕产都不例外。
等到杯子和放大镜在这群小学生中绕了一圈再重新回到樊伉手中的时候,这堂课的时间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为什么玻璃能引火,同样的筷子放进水中会发生折断现象,而且看上去变短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戏法,只是光线在透过某些物质时发生的一种折射现象。”樊伉道,“光有反射和折射特性。所谓光的折射现象就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和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
樊伉正滔滔不绝地讲解光的特性,结果太阳底下一群大龄的小学生听得满头雾水,一脸呆滞,他顿了一下,重新将筷子插进水杯中,解释道:“估且这么说吧,我们看到筷子的上半截就是光在空气中反射出筷子的样子,而在水中发生折断的半截筷子,其实并不是筷子断了,而是光线进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所以才会让筷子看上去像是断了一样。所以说有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哦!
这样似乎好像可以理解一点点了。
但其实还是没有明白。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又学到了一种戏法,到时候又可以向小伙伴们炫耀了。
叮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