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黛玉点了点头,问他:“什么时候出发?”
“过了十五便动身。”
黛玉听了,脸上有一丝担忧:“天寒地冻的,路上不好走吧,而且我看书上说,越往北天越冷。”
“没事,这点苦不算什么。”姜璟不以为意,他有些怅然说道:“就是没法给你过生日了。”
“也不差这一个生日。”黛玉随口说道。
“是。”姜璟笑得意味深长,“日后时间长着呢。”
黛玉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微微别过脸,不去看他,又强撑镇定说道,“人不在可礼不能少。”
“放心,少不了。”姜璟看着黛玉的侧脸有些出神,心不在焉回了一句,他继承了谢氏的嫁妆,手里很宽松,也不似之前那样绞尽脑汁。
“十五你能出得来吗?”姜璟语气里满是期待。
“我得我娘亲同意才行。”黛玉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只推到贾敏身上。“十五那日,宫里的娘娘要出宫省亲,不知道我娘亲会不会让我出来。”
姜璟回想一下,确实是赶上贾元春这批宫妃省亲,到时候一些道路会被围堵起来,灯会定不如往年热闹。
“贾家。”姜璟眉头微皱,“你比我更清楚贾府的内情,必要时还是劝一劝林夫人吧。”
“我知道,但是贾府的人总是不停上门,或者是请我娘亲过府。”黛玉有些无奈说道,“我娘亲即便不喜也不好和小辈置气,而且也不想传出倨傲不认亲戚的名声。”
“但我娘亲心里明白着呢。”黛玉很是相信贾敏,“单凭修园子这件事,我便知道我娘亲心里门清,只是不好在我和我爹面前透露出来。”贾敏还是得在丈夫和女儿面前维护娘家的面子。
“我虽不喜贾家,但也不希望他们落到上一世那样的结局。”黛玉对姜璟说出心里话,“至于这一世如何,只看他们自己选择,我不去干涉。”黛玉从不因贾府的事去劝贾敏,也表明自己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也是贾敏不和黛玉说贾府的事的原因。
黛玉等姜璟回话,但久久没等到,抬头朝姜璟看去,发现他歪着头朝黛玉笑。
黛玉莫名其妙,“又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你这样很好。”姜璟笑呵呵说道。
黛玉轻笑一下,“我知道。”
“学堂修缮上,可遇到什么难事?”姜璟想起黛玉现在做的事,又问道。
“马上要过年了,都停工了,只等着过完十五再开工,好像今日结算工钱。”黛玉想了想说道。
俩人正说起这事的时候,迦陵匆匆而来,和黛玉说道:“永平君主的打发人过来,说做工的人不太满意给的工钱,聚在一起吵吵嚷嚷,永平郡主已经过去了,也请姑娘过去看看。”
黛玉忙起身,就往外走,姜璟立马跟上说道:“我陪你过去。”
“有侍卫呢。”
“我不放心。”姜璟上辈子见过聚集的事,情绪上来了,那些人不管不顾乱打一通。
“行。”黛玉点头答允,和姜璟说道,“我不敢说旁人,但是我自问心无愧,不曾少过他们的工钱,怎么还会聚众闹事呢。”
“或许是得寸进尺。”姜璟说完后,又问迦陵,“可通知官府的人了?”
“已经报官了。”迦陵跟在一边,“通知了五城兵马司的人,还有顺天府的人。估计这时候也差不多能赶到了。”
永平郡主的意思是,即便是让官府的人把他们赶走,但他们未达到目的还会再次闹事的,所以请黛玉过去看看。
还没到地方,便听到吵闹声,马车是已经进不去了,黛玉只能下了马车。
没等迦陵回神,姜璟就大步上前,伸出自己的小臂,黛玉很是自然搭在他胳膊上,下了马车。
永平郡主的人见着黛玉,忙上前说道,“他们围在前门,郡主已经从后门进去了。”
“那我们从后门进去吧。”黛玉让那人领路,那人看了一眼姜璟,便垂手给黛玉领路。
“这次招揽的工匠,除了男子之外还招揽的女子,其中一个女子力气很大,做得活比男子都多,因此工钱高些,惹来一些人不悦,还有人被一个女子压了一头不服气,要么补齐工钱,要么他们年后不来做工了。”那人和黛玉简单介绍一下。
“你家郡主是什么意思?”黛玉问道。
“我家郡主正等着和林姑娘您商议呢。”那人很是恭敬回道。
黛玉微微颔首,从后门进去了,学堂还在修缮中,乱糟糟的一片。黛玉小心提着裙角,姜璟在一边虚扶着,不多时便见着永平郡主被围在中间。
姜璟停下了脚步,在不远处看着,黛玉领着侍卫丫头,朝永平郡主走去。
永平郡主已经看到了黛玉,也看到了在她身边亦步亦趋的男子。那人一袭深紫色长袍,配白玉腰带。这身衣裳格外合身,衬得宽肩细腰。他剑眉微扬,深邃如夜空的眼眸一直顶着黛玉。虽称不上艳,可“独绝”二字却担得起。
永平郡主问身边人:“那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