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只能乖乖把孩子交出去,贾敏这才在林海身边坐下,看着林海暗中揉着手腕,强忍一口怒气,给林海留了面子,没当面戳穿他。
熠哥儿被抱下去之后,大家才松一口气,开始用正常音量说话,林海和贾敏用过饭之后才离开了。
“皇上有说什么时候让你回去吗?”等只有俩人在屋里的时候,黛玉问道。
“皇上让我过了年就回去。”
黛玉算了算还有十几日的时间,她神色有些黯然,熠哥儿还小,她肯定是不能随姜璟回去的。
姜璟似乎猜出她的意思,说道:“皇上这次召见我,是想要亲口问一问宣府的情形。”
黛玉疑惑的望着姜璟。
姜璟摩挲着黛玉的手背说道,“皇上似是有意出兵。”
黛玉的心被提起来,反握住姜璟的手。
“你别急。”姜璟安慰黛玉,“这只是我的猜测,皇上还要轮流召见九边将领。”
虽然知道姜璟选择的路注定有许多风雨,但当那一天快要来临的时候,黛玉还是惴惴不安。
姜璟明白黛玉的心情,只能陪着她宽慰她,他回到京中,一应的应酬都推拒了,只留在家里陪着黛玉。
旁人的帖子可以不应,但碍于孝道,他得去一趟姜家。
原本姜家还稳坐钓鱼台,等着姜璟前来拜访。
只是姜璟先是去了宫里,又去了岳父家中,后又陪着黛玉祭奠了安平公主,随后便没有动静,只待在家中,终于是坐不住了。
姜太夫人派了桂嬷嬷前来了,说是姜六爷从辽东回来了,姜家设宴,请姜璟和黛玉过去。
姜辽外出公干,已经离京一年以上,今年过年也回不来。但姜璟名义上是他的子嗣,他身为父亲不在京城,那就是姜璟代表着姜家二房,是必须出席的。
姜璟也不打算为了这些事和姜家撕破脸,故此很爽快的答应了。
桂嬷嬷特意强调了是家宴,就怕姜璟拒绝,她听后更高兴了,说道,“太夫人一直惦记着您,还惦记着哥儿。”还送了一些小衣裳小鞋子。
黛玉笑着一一收下了,又让人抱了熠哥儿出来,桂嬷嬷见了之后又一阵夸赞,才心满意足离开了。
到了宴席那一日,姜璟和黛玉早早便起来了,那日黛玉听出桂嬷嬷话里的意思,知道姜太夫人相见熠哥儿,只是熠哥儿还小,而且姜府那日宾客众多,也怕惊扰了小孩子,便打定了主意,不让熠哥儿跟着过去。
姜璟疼熠哥儿的心只比黛玉多没有比她少的,自然是一口答应了,又请了贾敏过来,帮着黛玉照看熠哥儿。
虽然贾敏心甘情愿照看熠哥儿,但姜璟觉得还是麻烦了岳母,一大早,便去林府接了贾敏过来,贾敏见女婿敬重自己,心里也是高兴。
姜璟安置好了之后,才独自一人去了姜国公府。
姜家这次主要是因为姜六爷设宴席,所以请的都是姜家的族亲,姜家根繁叶茂,在京的族人不少,幸好姜璟记性还是不错的,那怕只见一面,也能记住人。
到了国公府,姜璟先去拜见了姜太夫人,姜太夫人屋里有不少女眷,听到他过来了,皆避开了。
姜太夫人见他一个人过来,有些失望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过来,你媳妇和你儿子呢。”
姜璟似笑非笑回道:“祖母忘了,她还在孝期呢。”
姜太夫人才佯装想起来,说道:“倒是我糊涂了。”
姜璟心中有些厌倦,他耳力不错,能听到暖阁里有人在,但他不打算维持温情脉脉的样子,直截了当说道:“从林氏入京、生产、搬家,皆是她一个人度过来的,您记不清也是正常的。”
太夫人嘴角垂下去,“你是怨我没有照顾她,她在公主府,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公主关系并不好。”
姜璟只是静静看着太夫人辩驳,“祖母,我没有责怪的意思。”
“我并不求您能帮衬我,所以也请您不要打着为我好的旗号,来干涉我的生活。”姜璟一句话就让太夫人脸色难看起来,但他仿佛没看到太夫人难看的脸色。
“我觉得有些话还是说清楚比较好。”姜家语气淡淡的,“我心里觉得我们是两家人,所以面上客客气气些,私下里却要分得清楚一些。”
“我愿意当姜家子,可不意味着我事事听从你们的。”姜璟对姜家的态度一直很明朗,只是姜家却不太明白。
姜太夫人还是头一遭听到有人如此下她的面子,忍不住怒斥:“我是你祖母,你竟然说这样不孝的话来。”
姜璟静静看着她,反问她:“从血缘关系上,您确实是我的祖母,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您的慈爱,我的家人也是。”
“这些日子,您一直冷眼旁观林氏,即便出了静王夺取公主府的事,您也没有派人去安抚她,是因为您不满,您不满我们夫妇俩不听您的话,打发走了您派的人,所以您借此敲打她,想让她屈服向您求助示好。”
“祖母,我们夫妇俩因为您是长辈,所以才在您面前弯腰,可是却不意味着您可以打断我们的脊梁。”姜璟语气一直很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