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别说了,我都听馋了。”林晴故意咽了咽口水,捧个场。
出去这些日子,她还真挺怀念大师傅的厨艺的。
感觉外面的师傅厨艺好一般,甚至觉得白瞎了肉。
你说说,这种话是这个时候该说的吗。
林晴不在的这段日子里,旗里也展开了福利政策,内部职工可以购买地基建房。
这个地基等同于白菜价了。
林晴听了后问道:“每个员工只能买一个地基吗?”
王琪点头:“你还想买几个?”
“那便宜的话多多益善呗。”林晴玩笑道。
王琪却听进去了:“唉,你还别说,要是能多买两个就好了,我大伯家的两个堂哥还挤在一屋呢。”
这一屋指得的是房子。
孩子生的多就有这个弊端,哪个城市都有这种问题。
有的是几大家人挤在一起,一个炕上躺着一大家子都不奇怪。
第二天林晴挑了个空闲的时间就去政府办公部打听地基的事了,正好小杨干事也在问,对方拿了张图纸给他看。
林晴凑过去:“卖的地基都在哪呀?”
小杨顺手指了下:“这片,地段挺好的,以后这块要建个百货大楼,这边还有供销社,离车站也不远,算是个小中心地段。”
“价钱呢?”
“最小的十块钱,最大的五十,中间都标着价呢。”
林晴仔细瞧了下,最大的地基也有个小五百平了,才要五十,这要是好好规划都可以盖两座房子了。
当场就登记交钱选地盘。
虽然回来的晚,但大平的还剩些指标。
负责登记的小干事问道:“你是要自己建还是和单位的人同一建,已经有些人家都包给建设部,现在都盖起来了。”
这感情好呀,林晴转头又去了建设部。
人家建设部那边都已经有房型了,一室一厅一厨的,两室一厅一厨的,还有三室一厅一厨。
林晴直接挑了两个三室一厅一厨的。
建设部的干事强调了一下:“这么盖下来,你们院子就没有多大的地方了。”
林晴想了,未来十几年又不许自家种菜,有个院子晾衣服,再有个盖煤棚和茅厕的地方就行了。
说起来,平房好是好,就是上厕所是硬伤。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大家都是内部职工,房子的质量必须杠杠的。
这一点可以放心。
林晴交了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
说不定霜降前就能把房子给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