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6章
“关中距离这里并不远,有了这几个人的带头,明年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到时候,朝廷再把重心转移到南方,汉江一带的水稻种植就会更加的繁荣。”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李想的嘴角也扬起一抹笑意。
大唐的粮荒,虽然还没有完全解决。
不过,现在天下太平,只要肯努力,平民是不会饿死的。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是极大的提升。
“王爷说的没错,还有一件好事。观狮山书院的格物学院的学生,在梧桐村附近发现了一处磷矿,已经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试验性的开采,准备用来种植今年的晚稻。”
梧桐村是关中的移民聚集地,所以刘谨对这个村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路上,只要遇到观狮山书院的学生,李想和刘谨都会找他们单独谈一谈。
“发现磷矿了?大唐工业有没有派人来建工坊?”
此言一出,李想顿时来了兴趣。
刘谨:“发现矿产的学生姚盛已经给我写了一封信,大唐工业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派人过来了。”
大唐工业是许敬宗在李想的授意下,专门成立的一家工厂,主要经营工业项目,属于观狮山书院旗下的企业。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校办企业,将来却是大唐最庞大的行业巨头。
“襄阳周围是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这些磷肥生产出来后,可以迅速地卖给农民,还可以通过汉江输送到更多的地方。当然,一开始的时候,磷肥的价格不能太高,如果运到很远的地方,那就亏大了,所以我建议大唐工业多开采一些磷矿和钾矿。”
李想比任何人都清楚,肥料对于作物的产量有多么重要。
只要有足够的肥料,大唐的粮食产量至少能提高两到三成。
“那好吧,我会通知姚盛的,让他跟大唐工业的人说一声。”
刘谨不明白,李想为什么对这些石头如此看重,难道将这些石头碾碎,还能提高粮食的产量?
自古至今,从未听说过有这种事。
“王爷,肥料虽然便宜,但也是要钱的,我想农民们一开始是不愿意买的,等大唐工业生产出了大量的磷肥,不一定能卖出去。”
武媚娘的商业头脑,甚至还在李想、刘谨之上。
而且,她是燕王府各个产业的负责人,如果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李想怎么可能放心让她打理这么多生意?
“没问题,到时候每家每户免费赠送五十斤磷肥,大唐工业那边会有专门的人来指导农户如何使用磷肥。等作物种完了,有没有磷肥,一目了然,农民们也会有个心理准备。”
李想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宣传自己的产品。
这一招在后世很常见,在大唐也是行之有效的。
作为化肥推广的一种方式,先免费试肥,再收钱,才是最好的办法。
有免费的午餐,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一来,很多农民都会打着捡便宜的主意,扩大试用范围。
等大家知道肥料的好处,算出成本,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武媚娘开口道:“王爷,有不少村民正在收割水稻,要不咱们去看看?”
一行人缓缓向村中走去。
从去年冬天开始,李想就一直在巡视南洋水稻的种植情况,如今终于看到了收获的一幕,所有人都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