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不是个人才能,而是他们的女儿。
没有女儿,他们能不能在这个乱世中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
离开了女儿,他们俩谁都走不远。
与岭南关家联姻,是能有莫大的好处,但这些与袁淼相比,不值一提。
接受了湖溪齐王府的收编,袁博文先前拿出的那些东西势必要上交。她虽然不知道齐王李中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知道人性。
他现在的示好绝对是暂时的,一旦齐王府稳住了大局,绝对会回头收拾他们。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现代化军械对上这里的冷兵器,就是降维打击,这东西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谁心里不慌?
这些道理,袁博文一定比她更清楚。若他昏了头,她现在离开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谢云溪收拾了一番来到了枫叶巷织坊。
已经是工头的姜云枝匆匆过来了。谢云溪打量了她一番,几个月未见,这姑娘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明媚自信,颇有些职场女性的味道了。
小院里也大变了样子。谢云溪还没进到屋里就听到纺织机砰砰砰的声响。
里面的女孩们都在忙碌。
谢云溪边看边问:“现在一天能纺出多少锭纱线?”
“约能纺出百锭纱线。”姜云枝回答。
胡冬梅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看了看旁边。
她见过纺丝织布,即便是一等一的巧工,一天最多也就能纺出一锭纱线。
现在枫叶巷织坊居然能做到一天能纺出百锭纱线!她们这里的人统共也就六十余人而已!其中大部分还在做其他事情。
谢云溪脸上也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里一共有八台珍妮纺纱机,每台纺纱机上有十六个锭子,相当于这里一个纺纱女工能做到外面十六个女工的纺纱量了。
纺纱量上去了,织布的速度也应该提高了不少。
“棉布呢?一天能出多少棉布?”
“约有八、九匹棉布!”
谢云溪点了点头。
现在一匹棉布卖到四两二钱银子,比去年的价钱又涨了二钱。
南边的局势乱了,导致绸布麻布葛布的价钱都涨起来了,他们的棉布也没有固守陈规。
四两二钱银子,差不多一万元左右了。
一匹棉布,约要十斤左右的棉花。
棉花的价钱,袁淼买到手一斤不到五元。
一匹棉布,他们的非人力支出不到百元。
所有的成本全部加上,也不超过五百元,带来的却是近万元的收益。
枫叶巷这个小小的织坊,每个月带给他们的收益就有百万。
这里只是小院,女工也只有六十多人。如果规模扩大,改进纺织机,这个收益还会几何式增长。
谢云溪的心情好了起来。看过了织坊屋内的情况,她又来到了女孩们居住的地方。
两到三人间的小屋里面收拾的干净整齐。厨房里也井井有条。
以后的职工宿舍也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来。
谢云溪看过后正要转身出去,姜云枝突然说道:“夫人,小月前几天来过了!”
谢云溪愣了愣,才想起来姜云枝说的是谁。
康小月。她家在城西柳叶胡同有个豆腐铺。
她把这些女孩们从营帐中接到这个宅院里后,有几个女孩伤好得差不多了,就想回家了。康小月就是其中一个。
大半年过去了,谢云溪有时候也会想起这几个回家的小姑娘,不知道她们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