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闲适和惬意跟做梦一样。
辽东的血雨腥风,京师的云波诡谲,都化作了梦中的泡影,被她们抛之脑后。
如果可以,秦玅观期盼时间能在此刻停滞。
小萝卜头沾了唐笙回来的光,难得没被陛下检查功课。
晚些时候,有朝臣觐见,秦玅观处理政务去了。
唐笙叫方汀调来了太后近来的脉案和药方,有了隐约的猜测。
秦玅观刚迈入内殿便瞧见伏在百灵台上苦读的唐笙,脚步不由得放轻了些。
“在瞧什么。”走近了,秦玅观才开口。
唐笙直切要题:“您觉着,神医进了太医院算益事还是坏事?”
秦玅观答:“要看志向了。”
“我觉得坏的那层更大些。”唐笙道,“皇亲国戚不比寻常人,做错了事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为皇亲做事,总是要留三分余地的。”
秦玅观立在她身侧,翻起了脉案来:“所以给太后用的药方都偏温和,注重温补调养,无人敢用偏烈偏奇的药材。”
唐笙颔首:“太后这病兼着从前用药带来的亏损,御医偏重调养也是对的。只是,这样一来,不知要耗费多久才能恢复了。”
“唐总督做起本职了,准备再给太后配一副?”秦玅观偏首瞧她。
唐笙脑袋摇成了拨浪鼓,连说三个不可。
“我瞧这些是可以的,真叫我配药我就不敢了。””
她明面上话是这样说的,但心里寻思着,要找个合适的机会瞧瞧太后的血条,再决定要不要帮忙。
方才说的那些,在她这灵验了。
唐笙在心中叹息。
太后同妙姝某种意义上都是能替秦玅观挡去阻力的人,唐笙也不想她们有什么意外。
思来想去,唐笙补充道:“此外,还有一人,或许能有法子。”
“先前替陛下改了一味药的执一道人医术高超,若是能请得她出山,于二公主和太后而言是好事。”
正说着话,外间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唐笙和秦玅观一齐抬眸,瞧见了托着密折匣子进来的方汀。
“陛下,辽东来的加急密折!”
第116章
方清露不是个能坐的住的,林朝洛歇息时,她就巡查起诸营驻防情况。
时值晌午,诸营将士正在用餐。距她最近的黑水营和三千营摆了一筐又一筐的高粱饼子,行军锅里是从瓦格人那弄来的干肉条碾碎后添加野菜制成的稀肉汤。
每日供应这样的伙食,军士们士气高涨,主将何愁有打不赢的仗?
方清露没有打搅他们,又绕行了十来里,来到了辽东守备军的驻扎地。
营地里没有开火,没有一丝炊烟。
方清露牵马徐行,瞭望台上的守军瞧清她的服制,下塔时栽得尘土飞扬。
千总带着一行人来接,谄笑着牵起方清露的马迎她入内:“大人您这边请。”
“不必了。”方清露负手,“本官就是随意瞧瞧。”
千总朝身后人使眼色,叫人将方清露的马牵去喂些草料。自己则跟着方清露巡查军营。
“今日维系几餐。”
“回大人话,本营中皆是从城墙撤下修整的,一日供两餐。”
粮食要尽量供给作战中的军士,这是军营共识,后方队伍一日供一至二餐也是惯常的。
方清露经过架起的行军锅,刷锅水一般的米汤映出了她和身侧人的面容。
临近的几个行军锅已经空了,连一丝汤水都没有了,只剩锅底那点黄褐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