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是桃园镇前书记的专车,一早就到县政府的院子里候着了,一直等到快十点的时候才接上林小冬。开车的是个小伙子,叫狄松,年纪与林小冬差不多,一边开着车一边悄悄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新书记,心里就琢磨着怎么样跟新领导处理好关系,以便于继续捞油水。他不是附属编制,工资也是跟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靠,这是几年前了,一直没有调过,一个月也就两千来块钱,不走走偏门,是没法活的。
林小冬的脸上一丝笑容都没有,狄松的心里微微有些打鼓,也不知道新书记是什么样的性格,所以一时之间也不敢随便开口,免得留下了差印象。
桃园镇距县城四十多公里,与黄阳镇一样,辐射到了整个县城的最外围,所不同的是,黄阳镇在县城以西,而桃园在县城以南。
出了县城,路况就差了很多,没有沥青路面了,一开始还有水泥路,到了后面就被砂石路取而代之,好在虽然有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却也不是太多,总的来说,坐在上面除了偶尔会间歇性地跳跃其他的都还好,当然,这与狄松的驾车技术有关,这家伙开车确实没话说。
“林书记是第一次来桃园吧?”见林小冬看着车窗外,狄松似乎找到了打开沉默的突破口。
林小冬点了点头,道:“小狄,还有多久能到?”
“快了,过了溜子河大桥就到了。林书记,前面就是溜子河大桥了。”
“这个桥属于桃园镇的?”林小冬放眼看过去,远远地就看到一座桥横跨在河岸两端。
“是的,这条河就叫溜子河。以前这条河水清得很,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下河洗澡,捞鱼摸虾,现在不行了,连根草都没有了。”狄松不着痕迹地表明了自己老桃园镇人的身份。
林小冬似乎没在意这个,等到河边的时候,让狄松放慢了速度,降下了车窗,一阵风送过来,伴随着的是一股刺鼻的恶臭,令人作呕,林小冬干脆让狄松把车停下来,下了车,那刺鼻的臭味更重了,林小冬屏着呼吸走到桥边,看着河里黑乎乎的水,狄松当然不会坐在车上等着,也下了车来,站在林小冬的身边道:“以前河边住着不少人的,现在基本没有了。”
林小冬向河岸看过去,这里居然是个码头,码头有几间屋子,几台大型的机械和传输机停在那里,由于是正午,也没有人作业,只有几堆硕大的沙堆瘫在那里。
林小冬沉默了一下,回头上了车,那股恶臭减轻了很多,随意地问道:“据我了解,桃园的工业不怎么样啊,怎么会把河水污染成这个样子?”
狄松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还不是上游排下来的。”
上游?林小冬还真看不出来溜子河的上游是哪端,狄松介绍了一下,说上游经过县工业开发区,都是开发区的企业排污造成的。
说话间,车已经开到了桃园的集镇区。
桃园镇的名字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陶渊明所作的那首《桃园源记》,眼前立即会闪过一副“落英缤纷”的感觉,但是到了桃园镇,却全然不是这样的感觉。
与那世外桃园的悠然之感相比,桃园镇呈现出的是一片旧败之感。虽说不是贫困乡镇,但是街道残缺破败的柏油路、完全没有规划的建筑以及逢集后留下的一片狼藉,足以证明桃园发展的步伐要落后了很多。
林小冬的心情有些沉重。在常委会确定下来他的任职之后,他就了解了一下桃园的情况,从眼前来看,比自己预想中的要差得多,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来了,就要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桃园镇政府比林小冬想像中的要气派得多,并不在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上。车子到了一个丁字型的路口,向左转了进去,狄松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说这是桃园的主街道,一直向前走会有一条十字路,中间是一个转盘,而镇政府就在过了转盘的水泥路边上。
果然,过了转盘之后,右侧便看到一幢六层的建筑,虽然说不上豪华,但是与整个街道的建筑相比,确实高了不少档次。
在路与建筑之间,有一个将近一亩的人工湖,湖上建了一个停榭楼阁,古色古香,很有韵味,而随之还有不少圆形的水泥台浮出水面,湖边种种垂柳,湖水清澈。或许这才有那么一点世外桃园的感觉吧?
第一个会议
车驶过曲面小桥,镇政府的前面有一片绿化地,面积与湖面相当,五条水泥路呈“日”字形将绿化隔开,在进去的水泥路左侧是一个两层的建筑,狄松说这是食堂,随后车头拐向了右侧,停在了那幢办公楼前。
林小冬下了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里将是他要战斗一年的地方,一年之后,这份答卷上会写满字还是空白一片,就要看他这一年里的表现了。
走进大厅,一楼对门的就是党政办。
其实这一次接林小冬来上任,以杨树林的意思,是他亲自送过来的,不过桃园镇确实比较落后,与一般的乡镇相比,都差了一大截,就更别说前三甲了,要是杨树林真送过来,确实有些门不当户不对的,但是镇里应该安排一位领导过去接,这样才会避免林小冬到桃园来人事不熟的尴尬,但是没有。
林小冬没说什么,在此之前,他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石浩民聊过,说到桃园的情况,石浩民让林小冬一定要把关系理顺,才能有助于打开局面,林小冬当时就意识到,桃园的镇长杜传良不简单,否则石浩又何必提醒自己这个一把手呢?而狄松独自前来,更是让林小冬的判断更加接近事实。
党政办的秘书自然知道新书记上任的事情,所以一直在办公室盯着,看到书记的专车从小桥上驶了过来,便已出了办公室,在大厅门口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