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你动动脑子好吧!咱是罐头车间,不是罐头厂!即使节省了成本,那也是给厂里省的!全厂有那么多车间,哪个车间不急需用钱?哪个不想买新设备?这几十万的差距要是真的找了出来,能把钱全用在罐头车间吗?厂领导能给咱买一套设备就算好的了。”
*
对于找差距的事,叶满枝心里确实有点犹豫不决。
她是食品厂的经营副厂长,按理说,她应该站得更高一点,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
可是,厂里既然给副厂长划分了包干车间,还是个人的考核指标,那副厂长们就免不了会有情感上的偏向。
人家王士虎还积极给糕点车间的师傅争取先进个人呢!
罐头车间不是单独核算单位,省出的钱要算到厂里的总账上。
她目前与牛恩久的关系不太和谐,牛恩久未必肯给她面子。
这笔钱要是真的省了出来,厂里能拿出两成来给罐头车间买设备就不错了。
就在她左右权衡、举棋不定的时候,牛恩久临时召集了一次扩大会议。
老牛厂长在会上通报了一个喜讯——第一食品厂家属院被市里评为“生活福利战线的标准化单位”了!
标准化单位是啥意思呢?
就是其他单位要向这个标准看齐!
这是很高的荣誉,是上级对食品厂后勤和职工福利工作的肯定!
然而,在场的几位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脸上却没多少喜色。
后勤科长心里其实挺高兴的,这是他们做出的成绩。
但是瞥见领导们便秘似的脸色后,他赶紧将笑容憋了回去,如丧考妣地坐在末席。
蒋文明首先开腔说:“挺好的,年底各种评优评先进,没想到咱们的家属院也能评奖了!”
除了叶满枝和王士虎,其他厂领导都住在食品厂的家属院里。
他们那个大院的条件的确很好,卫生、娱乐设施、文艺活动的水准都超过很多单位的家属院。
这个奖颁给他们实至名归!
只不过,这个得奖时间比较微妙。
上次鲍旭开叉车出事故以后,职工们又将目光放到了单位分房上面。
鲍旭醉酒开车的事没有实质证据,连公安都没查出什么所以然来。
但他居住环境差,影响了休息却是事实。
有好奇心重的职工,特意去鲍旭家附近看过,环境非常嘈杂,不但临街还挨着菜市场,来往买菜的居民不断,时不时还有叫卖的吆喝声。
鲍旭家属主动赔了350元弥补厂里的损失,也给伤员小许赔了100块营养费,算是保住了鲍旭的铁饭碗。
这件事有了结局,又正好临近过年,职工们的注意力本来已经被转移了,可是,市里又突然给家属院颁了一个大奖,表扬食品厂的生活福利工作。
这不就再次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了嘛!
工会主席皮玉珍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一部分职工的居住条件不好是事实。厂里应该正视问题,积极解决,总逃避可不是办法。”
牛恩久:“……”
要是有钱,他能不给职工分房吗?
想盖家属院,那是要掏真金白银的!
食品厂这几年扩张迅速,厂里要优先发展业务,便将一部分的职工住房问题暂时搁置了。
按照厂里的计划,今年或明年的盈利就能用来盖新住房。
但去年一把大火将罐头车间烧了,厂里到处用钱,而且大部分职工有住所,家属院的事就只能不了了之。
牛恩久在食品厂当了数年厂长,一直高歌猛进,还是第一次过这种捉襟见肘的日子。
“咱们的家属院得奖了,职工们八成又要提分房的话题,大家都说说吧,盖房的事怎么解决?”
副厂长们:“……”
还能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