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照手上拿了一篇东西,读了几句:“这是什么?”
“这是,学生为父亲求的墓志铭。”
“程敏政给你写的?”
“正是。”
徐经不愧是被问询了几回的人,都会抢答了。
“请程大人为家父作墓志铭,些许润笔费也是合情合理的,并非贿赂啊。”
杜甫的墓志铭是由元稹撰写的。
杜甫逝世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从湖南耒阳出发,到河南首阳山去安葬爷爷的遗骨。
途经湖北荆州时,恳请在此作官的元稹捉笔撰写墓志铭。
给没给钱,给了多少钱,不了解。
可写铭文,确实是文人赚钱的正经门路。
等元稹死后,家人请他的生前好友白居易为其撰写铭文。
可不是白写的,为此元稹家人送来了价值六七十万钱的财宝。
但白居易坚辞不收,偏偏元家人非给不可。
白居易推辞不掉,可能也是有这个风俗。
如果他死活不肯收、后面的人就不好办事儿了。
所以,白居易将这些财物捐给了香山寺,以作修缮寺庙之用。
从这里看,徐经求字,给些润笔费。不过是官场文人千百年来的潜规则而已,算不得什么
只是,还是那句话。
——你就非得在这个时候求字么?
——你就不能晚两天,春闱结束之后再求么?
而且他给的润笔费,查实是一块金子。
果然还是有钱人呐。
“徐家的仆人,你也给了钱?”
“是,这也只是人之常情”
反正徐经的意思就是,钱我是给了,但和买题无关。
赵小照想了想,一拍手。
“好办,让程敏政再给你出一道题,答的出来、算你有本事,答不出来、那就是你买了题。”
他扭头问,“妈妈,我这法子不错吧。”
张宛口型做出两个字——“坐好”
自从把程敏政、华昶、唐寅、徐经四个都给抓起来了,结果四个人全都叫屈。
说自己是苦主,说要和对方对质。
尤其是程敏政,他这一辈子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干部子弟出身,十三岁时就被以神童的名义荐给朝廷。
当时大学士李贤专门出题考他,程敏政应对自如,提笔就马上写下答案。
天顺六年,程敏政顺天府乡试中解元。
成化二年,举一甲二名榜眼进士及第,年仅二十岁,为同榜三百五十余人中最年轻的。
对了,他还娶了大学士李贤的女儿李莹为妻。
可谓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都五十好几了,却栽了这么个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