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理由都写在刑法上了。
但现在,他们不就是写刑法的人么,哈哈。
就算他们违法了、犯罪了,谁来审判他们?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都是忽悠人的。
“哎呀。”赵鸣说,“挖就挖了,不过他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还用问,一定是要出海。”
“那不行。”赵鸣断然拒绝,“他不能乱跑,他是太子啊,储君啊、备胎。”
“哼,之前只是让他去福建的,他却带着老三去了南洋,还是先斩后奏。”
孩子大了,到了叛逆期了,真是太不听话了。
看回来不打断他的狗腿。
“不过,现在也是必须要出去了。”
再不出去,就赶不上时代潮流了。
别以为他俩每日在宫里无所事事,吃喝玩乐,他俩也忙的很呢。
“这一次也不必太大的船队,有个五六艘就可以了,我这蒸汽船也快成型了。”赵鸣想了想,“让汪直去吧。”
郑和是太监,汪直也是太监。
汪直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汪直自己也没有想到,本来二十出头就退休的他。
三十好几再就业,居然一干就停不下来了。
汪直前脚才跟着他从河套回来,后脚就被告知要往东航行,下西洋。
汪直:???
“下西洋,那不是得一路往西么?为什么往东?”
一旁的小核桃说:“这你都不知道,因为地球是圆的啊。”
*
当然,除了汪直,船队还得有各种各样的人。
懂技术的、懂航海的、懂做生意的、懂外交的、懂打仗的、懂忽悠的。
“小照不能去,不过后面我给他安排的人,得先去培训培训。”
这人选,也早就安排好了。
张璁,就是以后给儿子安排的内阁首辅。
不好意思,道长、抢了你的人了。
张璁,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
虽然这一年科举出了春闱舞弊案,又没有选庶吉士。
但对于张璁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他才二十出头,弘治十一年刚刚中举,原以为总要蹉跎几次的,没想到第一次会试竟就中了。
“天才,我就是天才!”
看来,张璁对自己还不太了解。
他哪是蹉跎几次啊,他直到正德十六年,第八次会试才金榜题名。
那时候都四十多了,人生已然过半。
本来照这个情形,他在六部能当个郎中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啥事都要讲个先来后到。
但是,不怕来得晚,就要来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