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宛赵鸣也是太仁慈了,就是不忍心用当年别人压榨他们的套路来对待这帮人。
第一次上完早朝回来,赵小照整个人都不好了。
“妈妈,我想回去,就当不知道我是太子行不行?”
就当没有发生这件事,行不?
张宛斜眼:“不后悔?”
赵小照眼神坚定:“绝对不后悔。”
“你不是想要很多很多的钱,做富二代嘛。”
“可……”赵小照嘟囔,“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有钱赚、还得有命花才行。
每个月两次来这一回,我受不了。
不行不行,我还是回去吧,让妹妹来干这个好了。
“你妹妹干不了。”
“弟弟呢?”
“他也不行。”
“为什么?因为他们太小了吗?那过几年就可以了。”
“不可以,因为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你想当这个太子,却不承担义务,想得还挺美。”
赵小照脸色发白,完了完了,掉坑里了。
太子殿下第一次参与早朝,大臣们欢欣鼓舞,纷纷要来看看热闹。
今天参加早朝的人数达到了新高,里里外外都占了个满。
后面的人当然瞧不见太子殿下,全当瞧个热闹了。
下朝之后,李东阳来求见太子。
见了赵小照,咱们李阁老可把他夸了一个天上有地下无。
其实在弘治朝的时候,李东阳倒不是特别受重用。
朱佑虽然喜欢自己老婆活泼刁蛮,但并不中意这样的臣子,他看中的臣子多是一板一眼的。
但朱厚照登基后,倒是十分给李东阳面子。
不光因为李东阳是他的老师,也因为两个人性格相投。
说起来,李东阳也是军籍出身。
他出生于湖广茶陵,家族世代为行伍,入京师戍守,所以他在京城长大,属于金吾左卫籍。
作为大明第一文正,大明朝文正的牌面,咱们李大人相当会做人。
夸完赵小照之后又表示——太子这年纪正应该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总之还是出阁读书那些子事了。
张宛坐在后面,本想说:“此事陛下早有吩咐,等他从南京回来之后再议。”
但转念一想,决定让小照自己应对。
赵小照问:“读什么书呢?”
“自然是儒家经典和史书。”
儒家经典主要就是四书五经。史书大致有《资治通鉴》《春秋本末》《贞观政要》等等。
二十三史太长了,大致了解即可,不必通读。
不过咱们赵小照可厉害了,他爹妈可以找来《明史》给他看看。
“读这些书做什么?”
“当然是为了治理天下。”
“谁教我读这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