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能立下不世功勋,而且还能功成身退、终保令名。郭氏一门也由此显达,与皇室代代联姻,女儿嫁给皇子、亲王,儿子尚公主、郡主。
但越是接近权力的中心,就越容易被卷入漩涡之中。
而且时至今日,安史之乱带来的阴影已经逐渐散去,现在这个皇帝没有经历过那些惊心动魄的离乱,又年轻气盛、锐意进取,一心收拢权柄,看到郭氏的权势与显赫,就难免会觉得碍眼了。
所以郭贵妃明明是正妻,先后做了广陵王妃和太子妃,但等到丈夫登基了,却只被封为贵妃。
外间传言说是因为皇帝多内宠,怕被皇后辖制,因此才不册封皇后。
呵……真是天大的笑话。他要是真的畏惧郭氏,畏惧自己,又岂敢这般羞辱她?
只是祖父虽然去世,但在朝野之间仍旧有着巨大的声望,他自然不好直接说是因为要防备郭氏这个外戚继续坐大,只能往外传这种似是而非的消息,但究竟是怎么回事,谁猜不到呢?
只有她不是皇后,她的儿子不是嫡子,皇帝才能立美人所生的长子为太子。
不过郭贵妃也愿意退这一步。
皇帝到底要顾虑物议,也不敢把事情做得太明显,所以,她做了这个贵妃,也算是暂时达成了一种平衡。
可是安西军的出现,很有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
郭贵妃满心忧虑,但想到皇帝恐怕也正在为此困扰,又忍不住有些痛快。
祖父去世之后,郭氏对外的策略一直都是明哲保身。可是一味的退却、忍让,换来的又是什么?
这么想着,郭贵妃就很希望那支拥有种种神异、同时战胜了吐蕃和回鹘的天兵是真的存在。
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仅仅只是存在,皇帝晚上估计都要睡不安寝了吧?
……
天兵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整个长安城。
一开始大部分人都不信,就算是坊间流行的传奇故事,涉及到神仙妖魔的,都不敢编这么离谱!
但消息越传越广、议论的人越来越多,又听说最先是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很多人心里就犯起了嘀咕,难不成是真的?
长安毕竟是都城,就算是小民百姓,也保不住有七大姑八大姨的,能跟衙门里的人扯上关系。
然后一打听,得知真的有安西军的使者要进京。
这下可了不得,他们再往外传的时候,语气就笃定了起来,甚至有口舌伶俐的人,干脆自己加上了无数细节,于是事情越传越真,也越传越离谱。
所以,等使团走到长安城时,天兵的形象已经被传成了身高九尺、青面獠牙——这个时期的神仙,仙风道骨还不是主流,长相上多半有些非人的地方,行事也偏向于邪恶守序。何况天兵还是负责战斗的,长得凶恶一些才能震慑住敌人。
就连城中流行的、吓唬小孩儿的话都顺应潮流,改成了“再不听话就让天兵把你抓走”。
虽然形象不太好,但是长安城的百姓倒也不畏惧天兵。
一方面是天子脚下的百姓见多识广,不会轻易被吓到,另一方面,那可是安西军啊!
长安城内酒肆林立、店铺众多,其中很多都是胡人经营的。尽管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胡人基本都是从吐蕃、回鹘来的了,但是对于大唐开拓西域的故事,长安城的百姓也算是耳熟能详了。
况且当年往西域派遣的镇兵,都是从国内招募的,他们在长安、在大唐也还有不少亲戚在。
安西军能坚守西域到现在,那就是大唐的功臣。
至于形象凶恶,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得了如狼似虎的回鹘和吐蕃,大唐人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听说使团要入城,几乎全长安城的人都跑来看热闹了,说是万人空巷也不为过。
人群涌上朱雀大街,将这条宽一百五十米的超级街道都塞得严严实实,金吾卫只能紧急派人去拉人墙,好歹把使者要走的路给留了出来。
当然,也有人不需要上街去挤,而是能舒舒服服地待在街边的高楼上,等待使团入城。
大唐的律法里其实有规定,不许随意起高楼,因为这样很容易看到隔壁邻居家里发生的事,不过这种事都是屡禁不止,或者说,越是禁止,权贵之家越是争相营建。
此刻,大唐最有权势的宰相李吉甫,就正跟几位同僚一起,站在某位权贵府中临街的高楼上,凭窗而立。
虽然隔了一道坊墙,但是居高临下,视野更佳。
望着下方攒动的人群,有人忍不住感叹道,“进士游街也没这么热闹啊!”
“进士游街一年一回,安西军上一次有消息,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这倒也是。”
正议论间,城门处有了动静,下面的人群也跟着骚动起来,有人喊道,“来了来了!开始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