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对于喜爱的剑道感悟起来度就是快的惊人。
所以他让钟山也自己选择功法和神通的原因便是如此,不过既然徒弟都问了,那便推荐几门神通让他先学。
“好的,师尊,我就选这几门神通。”
钟山毫不犹豫的选择说道,林渊见此也是微微一笑说道:
“功法的等级是最好划分的,一部功法最多能训练到什么境界,那便是什么境界的功法。
像这本《太清玄微真经》能够修炼到天尊境,那便是尊者级的功法,还能够修到大帝境的功法也被称为帝经。
道法品阶分为天地玄黄四阶,黄阶下品是最低的,而天品道法之上便是神通,神通之上便是至尊法,至尊法一般也是天尊境的尊者们修行的。
至于威力比至尊法更强帝道杀伐手段每一位能够成帝的绝世强者都有自己的道与法,种种手段神妙莫测强大无比。
一般造化境才可以开始修炼神通,所以神通不急着修炼,你的境界还太低了,等到造化境再说吧。
不过我会先传授你神通对应的简化版本的天品道法,让你能够尽快拥有攻伐手段,以后也更加容易神通入门。
现在你先修炼《太清玄微真经》提高境界。
境界才是实力的根本,让为师来给你讲解经文……”
于是高台之上传来一阵讲经之声,这声音宛如大道之音,又似洪钟大吕,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启人灵慧,又见的空中仙鹤起舞,山间灵鹿呦呦,水里莲花朵朵。
“这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的意思是: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这般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讲解,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道理讲明白,讲的清清楚楚鞭辟入里。
这边的钟山坐在蒲团之上听的如痴如醉恍然大悟,他第一次现原来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文是这个这个意思。
之前功法堂里的讲师讲课讲的非常复杂难懂让人弄不明白,有的经文连讲师自己都不懂更别提说的如此透彻清晰。
相比之下,这讲解的差距简直就是云泥之别宛如天堑,相差过十万八千里。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毕竟这可是圣者级的指点讲解,而林渊本身的极高的感悟水平在天尊境中都出类拔萃。
伴随着他的讲解能够引动天地之间的法则大道共鸣,能够帮助人更好领悟功法和意境。
若不是心灵世界里讲道,他在九州世界天地讲道那必然会出现地涌金莲,天花乱坠,霞光万道,祥瑞纷呈的异象。
坐在台下的钟山听的更是全神贯注喜不自胜,每一句话语伴随着道音流转落下,铭记在心里无法忘记,诸般玄妙之语尽入耳中。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如此这般,你可还明白这意思?”
林渊讲解的时候会不时提问几句,钟山听了后起身回答说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的境界空虚缥缈而作用无穷,似乎永远没有穷尽。它幽隐寂静,好像万物的根源。
它收敛锐气,消除纷扰,调和光芒,混同尘世。它深不可测,好像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