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一说要和我姐聊聊,我俩二话不说就来了,多够意思!」卫斯诚附和着。
「不对吧。」凌岓差点被忽悠过去,「你不是说有事儿找我帮忙么?」
「哎呀,你怎么想起来了。」闻言,卫斯诚灿烂一笑,推过去一个牛皮纸信封,「亲兄弟明算帐,不管答不答应,辛苦费是要收的,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
「不用,先说帮什么忙。」对面的人又把信封退了回去,「我还没到这么缺钱的地步。」
「那也行。先声明,这次算是私事儿,答不答应都行。」
卫斯诚和姜泠不一样,他没有什么家中变故被收养或被救下的经历。换句话说,用「寄养」这个词来形容他更为贴切。
小时候的卫斯诚对父母没什么清晰的认知,但对自己家里的富裕程度倒是很有数。在他的认知里,钱是家里最不值得操心的事情。
然而书里那些富人家有的通病,卫家也未能免俗——卫父卫母很少回家,在年幼的卫斯诚心里,两年能见到爸妈一次都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很小的时候尚有保姆和家教老师能把卫斯诚管住,他也确实称得上懂事又乖巧。可快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开始变成「狗都嫌」的样子。
先是撒泼打滚不去学校,好不容易被老师哄进了校门,还不到半天就把班里的同学打得嚎啕大哭。父母在外地赶不回来,就由管家出面解决。
紧接着又离家出走,差点被人贩子拐卖。再后来,砸父亲的藏品丶到处给人送母亲的首饰…桩桩件件,没有一件能让人心平气和地处理。
终于有一天,管家先受不了了,给卫父卫母打了个电话,坚决表示要辞职,夫妻俩这才回来一趟。
「小小年纪,恶贯满盈。」卫父回来以后对儿子的评价是这样的。
「既然家里和学校都容不下你这尊大佛,那就去别的地方吧。」
父亲说完,母亲也没有什么多馀的话叮嘱,只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俩人就又走了。就这样,卫斯诚第二天被送到了姜泠和师父身边。
一开始他也是试图反抗过的,但总以失败告终——想要砸东西,师父的房子里没什么可砸的;想要粘着人胡闹,师父和师姐没一个搭理他。
偶尔真的干点坏事出来,师姐只会拎着他的领子让他自己善后,否则就会陷入没人管丶没饭吃的境地。
善后几次,卫斯诚老实了。他开始有礼貌地打招呼,学着帮师父和师姐干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基于此,师父也开始敦促他学习,既送他去学校上课,也告诉他关于骨医的知识。
至于师姐姜泠,虽然人是冷冰冰的,但对他的照料一点儿不少。遇到被欺负的时候,师姐还会帮他出头。渐渐的,卫斯诚把姜泠当成自己的亲姐姐看待。
来到师父这儿之后,父母来探望他的次数反而比在家里的时候要多。只不过他们从不一起来,通常是卫父上半年来,卫母下半年来。
卫父卫母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说一句对方的不好,卫斯诚也从没听说他们吵架。后来他才明白,有一种关系是「貌合神离」,自己的爸妈就是这样。
这种关系一直到今天都还没变,卫斯诚也懒得回家,他觉得和师父师姐在一起更有家的感觉。大学毕业以后,他回到师父那儿,开始帮忙打理医馆。
师父失踪以后,骨医的生意就全权由卫斯诚来负责了。
「上个星期我妈给我打电话,她让我去趟西藏,帮她从朋友那儿取个东西回来。」说到这儿,卫斯诚犹豫了一下,「虽说我跟她也不怎么亲,但她毕竟是我妈。再说她也从来没求过我什么,我也就没拒绝。」
「那我能帮什么忙?」凌岓问。
「我去查了查她说的地方,完全不是正常人会涉足的地方。我跟老郑打听了一下,听说您就是在那一带服役的,对那边比较熟悉。老郑说没有人比凌哥更合适一起去,所以就来请您当我们的向导。」
「我们?」被邀请的人问,「姜大夫也去?」
「嗯。」姜泠回答他,「师弟的妈妈说,有人在西藏见到了师父。」
第24章篇三:苔岑之契·行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