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喂」了半天无人应答,便把电话挂断了。
许久,凌岓还盯着姜泠方才经过的走廊发愣:难道这两天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这个姑娘真的不是人?
第15章篇二:六溪女·七月十五中元节
一夜浅眠。再睁眼时,大地已经披上了一层火红的霞光,连带着车里四个各怀心事的人面上也被染了一片天然胭脂。
「兴州到了啊。」乘务员一把拉开软卧间的门,瞥了一眼收拾好东西的四个人,点点头,「马上到兴州了,别忘了带好行李和随身物品。」
「兴州有什么好吃的吗?」到了目的地,关扬的心反而定了下来,他摸一摸自己咕噜咕噜叫的肚子,开始搜索攻略。
车站门口的小店不少,各个升腾着白蒙蒙的水汽。关扬扫视一圈,径直走向一家苍蝇小馆。
小馆虽小,人却不少。统共八张桌子,七张都坐满了人。还剩一张只坐了一位食客,见到四人进店,还特意往墙边挪了挪。
店墙上贴着几张红纸,上头牛头大的字印着:本店招牌:秘制羊肉粉丶红烧牛肉粉丶安龙剪粉!
大字下面还有一行不大不小的黄字:本店已有三百年历史,食材采用正宗黑山羊肉!祖传秘制酸萝卜丁!正宗粉,家乡味!
「老板,来四碗秘制羊肉粉!」柜台没人,凌岓就冲着取餐的窗口喊了一嗓子。
听见后厨的人应声回了句「好勒!」,他便扫码付了钱。
「嘶,忘了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忌口或者不吃的。」拿完筷子,凌岓才一拍脑袋想起来这一茬儿。
「你还不知道我,我从不挑食。」香气从窗口飘出来,关扬咽了咽口水,眼神飘到了后厨。
「没有。」听到两位女士异口同声的回答,点餐的人这才松了口气。
店老板是个盘着发的中年女人,一张圆脸看起来热情又精干。她一手端着一个餐盘,每个餐盘里都放着一只海碗和三个小碟子。
海碗最上面,一半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羊肉片,另一半是红粉的酸萝卜丁和绿油油的葱花。三个小碟子里则装着两碟小菜和一碗辣椒蘸料。
「快尝尝,味道咋样。」女老板笑眯眯地看着新来的客人,还不忘给这一桌添上一盒餐巾纸。
「就是这个味儿,就是这个味儿!」关扬沿着碗边先吸了一口汤,赞不绝口。
凌岓紧跟着嗦了一筷子粉,又夹起一片羊肉,就着葱花和酸萝卜咽下肚,昨晚残留下来的困倦立时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辣椒酱香极了,没有半点剌嗓子的刺痛感;饱蘸鲜醇汤汁的雪白米粉入口便能滑进胃里;羊肉熟而不烂,肥而不膻,再配上鲜香酸甜的萝卜丁和爽口的葱花,这简直就是绝无仅有的美味。
「老板好手艺!」饶是吃过许多美食的凌岓,此刻也由衷夸出这句话来,「果然是高手在民间,苍蝇馆子里出学问呐!」
「太过奖了!」老板娘被人这么一夸,咯咯笑起来,「赶早不如赶巧,今天只卖一百碗粉,你们刚巧赶上第九十八碗。」
「嗬,这么好的生意,怎么只卖一百碗?」闻言,关扬抬起头来,多年写文章跑新闻的职业敏感让他立刻察觉到了新的素材。
「今天是大日子啊,得赶着回家『烧包』呢!」老板娘起先被问得一愣,随后又继续笑起来,「不过你们是外地来的游客,不讲究这些,只管吃好喝好就是了!」
「大日子?什么大日子?」这下,连着几天都寡言少语的贺一川也被勾起了兴趣,低着头问。
「七月十五,中元节。」姜泠吃得斯文,面前的粉还剩许多。
「嗯,这姑娘一看就没忘传统节日!」女老板多看了姜泠几眼,对眼前这个漂亮姑娘心生好感。
「中元节我知道,可这『烧包』是什么?是特有的习俗吗?」凌岓饶有兴趣地追问。
「算是吧,就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惯嘛。」店里还没进新的客人,女老板索性拉过一张圆凳坐下。
「说白了就是烧纸钱。准备一个纸包,屋里头的老人写上祖宗的名字和埋的地方,小孩子折些金银元宝,再和纸钱一起放进去。过了晚饭,全家人一起去烧,这就是『烧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