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娘站在院子中间倒是感慨起来,说这么大的房子冷清了。
并盛情邀约初九也搬过来,小孩子整天孤孤零零在外面乱跑,怪可怜的。
初九摇着头说:「不用了,我在庙里跟着老师傅一起,还能给他做个伴儿。」
难改小孩长这么大心性这么单纯善良。
倒是差点被沈韫给带歪。
沈韫对此评价道:「伯母,以后陆长青还会带你住更大房子,早些习惯才是。」
转头有对陆长青揶揄道:「你也挺聪明的嘛。」
陆长青不自觉的听了听胸脯。
那可太聪明了!
房子要了回来,那他父亲的那些东西也都被陆长青翻了出来。
整整一大箱子的书本,看呆了陆长青。
有这般毅力,难怪当年原主的父亲的名声能传遍十里八乡。
只不过,要看完这些书恐怕需要不少时日。
他除了要看这些书找关于离心散的线索,有时间还会去李成药庐帮忙,自从他上次帮人接生后,有不少人来请李成帮忙。
李成哪会陆长青那一手,每次都要拖着陆长青。
可毕竟时代落后,若是碰上孕妇,多有忌讳,虽然李成和陆长青名声在外,但也会介意他们是男子,有几次差点被拒之门外。
李成人老心未老,硬生生跟着陆长青学了不少,医术肉眼可见的精进不少。
只是那一手开刀缝针的技术,他怎么都学不来。
不光他学不来,镇上的姚箐也会时不时的请他过去坐镇医馆,几次下来,对陆长青说话都客气了不少。
姚箐听说李成那老头子最近名声大噪,只有她知道,其实真正会本事的,是眼前这位。
镇上每月都会有免费义诊,主要接济底层百姓而开设。
陆长青被姚箐临时作为代表,派去坐镇。
济世堂的门派一落地,就齐刷刷的排起了长。
可见济世堂平日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男子好说,有些个妇人见大夫是个年轻男子,都不太好意思开口。
陆长青习空见惯,结合人的动作就能问出病因。
「胸口疼?什么时候生的孩子,奶水是否过涨?……可能是结节,但不严重,拿着药房去开药吧。」
「脉象虚弱,月事腰腹酸疼是正常的,平时忌口些……」
「哪疼?下……下面,哦,不用害羞,不是大问题,常见的妇科炎症,最近减少房事,去拿药。」
通常面对男人看病时。
「问题不大,喝酒喝的。」
「劳累过度,回去歇几日,吃几服药。」
「走不动是胖过头了,回去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