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太多,晏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
“先生,有没有办法劝陛下改变心意?”林璟继续问。
晏先生摇了摇头,“即便有办法,有能劝说的人,但都不能这么干的。”
“百善孝为先,劝说陛下让姜家不认你,岂不是挑唆陛下,让你做不孝之人,谁愿意担这个恶名?”晏先生反问,“陛下之所以之前不管,一则是因为你的身世少有人知道,二则是因为你认不认姜家,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影响。”
“可是如今,姜迢既然求了陛下,陛下若不许,岂不是驳了姜迢这位心腹的脸面。且万一日后传扬出去了,陛下要背一个让父子生离的骂名。”晏先生逐一和林璟分析。
“但反之,你现在还太弱小,若是等你独当一面的时候,陛下那是就未必愿意看到你姓姜。”
“我明白了。”林璟已经明白这件事大概没办法改变了。
“与其让姜家先出手,不如我们先发制人。”林璟冷声说道。
“你想做什么?”晏先生问道。
很快,晏先生便知道林璟做了什么,他自己把他疑似姜家孩子的事宣扬出去了。
晏先生知道后气得跳脚,把林璟叫过来骂一顿。
“先生别急,我知道这件事后果。”林璟不急不躁解释着,“无非是姜国公对我生怨意,但他认我本就不是因为父子情,而是觉得我可用,所以他得忍着。”
林璟这一手等于给姜家挖了一个坑,因为昭宁帝以为林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知道安平公主、林海、晏先生、姜迢是知道林璟身世的,京里出现这样的谣言,林海和晏先生若是想放出来早就放出来了,用完排除法就剩下了姜迢。
昭宁帝会怎么看姜迢?他会觉得姜迢是故意为之,用流言蜚语让他站在自己一方。昭宁帝定会心生不悦。
姜迢知道是林璟放出来的,但是他没有证据。
但这样也有一个隐患,就是万一让昭宁帝知道林璟知道,他生气的对象会变成林璟。这么一个把柄握在安平公主、晏先生和林海手里。
林璟知道林海不愿意他身份曝光,是怕自己回姜家后,婚事被拿捏,自己与黛玉的婚事不成。既然林海等人如此担心,他便主动送上一个把柄,让林海安心。
“他毕竟是你的生父。”晏先生毕竟是古人,也不忍心看父子相争。
“若是先生的生父自小抛弃您,让您吃尽苦头,您可愿意原谅?”林璟问题很是锐利。
晏先生苦笑一声,他自己都不是那样大度的人,又怎么好意思要求林璟成为那样的人呢。
“这件事还望先生替我在林大人面前遮掩一下。”林璟不怕晏先生知道,是因为晏先生身世悲惨能感同身受,但林海这个传统的士大夫能理解林璟不愿意回姜家,但是接受不了林璟给姜迢这个生父挖坑。
“此外,还有一件事,还请先生替我向林府提亲。”林璟要抓紧时间坐实他和黛玉的婚事。
“太过于仓促了。”
林璟何尝不知道仓促,他也想慢慢来,可是他也害怕日后出现变故。
“我去问一问林海吧。”
林海不大乐意,林璟回姜家已成定局,原来他看中林璟上无父母,黛玉可以当家做主,可如今姜家形势复杂,他怕黛玉应付不了。
林海本以为姜迢为了姜国府安定,不认林璟,可林璟太过于出挑了,小小年纪就崭露锋芒。这种优秀让姜迢冒着家族不宁的风险也要认回去,也可以想象出姜家日后的争斗了。
林海唯一担心的就只有黛玉,他更加后悔放任黛玉和林璟往来,万一黛玉情根深种,又该如何呢?
黛玉并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她现在很乱。
林璟见晏先生的模样,就知道这事碰壁了,他明白自己若是让林海同意,必须得保证黛玉日后不受委屈。
林璟已经想明白了,他可以姓姜,但未必一定得是姜迢的儿子。只要他把姜家搅合乱了,姜迢定会想法子解决,姜辽无子,那时候,他可以想办法让姜迢觉得将他过继给姜辽是最好的解决途径,这样就远离了姜家的那摊浑水。
之所以选择姜辽,是因为他看出来姜辽虽然高冷,但是重情重性之人。
吴氏武馆的东西可以要回来。
那日黛玉没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后,便碾转反侧,终于忍不住问迦陵:‘这几日可有人上门?’
迦陵隐约猜出黛玉的心思,小心翼翼说道:“除了贾府的人,并无他人。”
黛玉听后反而有底气了,心中暗恼林璟也不请人上门。
林海和贾敏已经明确说了不许她见林璟,只是黛玉还是想见他。
黛玉便去求了安平公主,安平公主笑着说道:“你父亲特意过来说,让我看紧你。”
“我又不做旁的事,只是想问清楚而已。”黛玉和安平公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