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过年的,怎的还愁眉苦脸的?”
黛玉伸手在筠哥儿面前晃了晃,见筠哥儿无精打采,便拿绣帕在筠哥儿脸上挠了挠。
被黛玉弄得脸痒,筠哥儿哼哼两声,收缴了黛玉的绣帕,自己一边胡乱拿着折叠着玩儿,一边抱怨,“这大过年的,还有那么多功课,谁能开心得起来啊。”
“噗嗤。”黛玉抿嘴笑出了声,筠哥儿带回来的课业多她也是知道的,筠哥儿还小,多单纯呐,那些老师讲的他会的就答,不会的就问,学生的恭敬态度一点不差,本身又才思敏捷,这不,那些老师一看,好苗子啊!
再加上太上皇的授意,能教就教,这不,进度越拉越快,课业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
“怪不得第一次上课,下课后二殿下看我眼神跟看什么样。”枉他聪明一世,竟糊涂一时,栽了这个大一个坑。
见黛玉一点也没有姐弟情,在那儿笑得欢,眼角都笑出眼泪了,筠哥儿眼珠子转了转,一把困住黛玉,“姐姐,你就忍心这个春节,弟弟我一个人在那儿补作业吗?”
筠哥儿戏精的症状那是没有一点预警就发作了,学着话本子里凄苦角色的哀怨语气,“到时候你们又是姐妹聚会,又是外出游玩,徒留我一个人守家,熬夜抄书,这是何等人间疾苦!”
那调调还一波三折,若非戏子低贱,黛玉还真想打趣筠哥儿颇有学曲儿的底子呢!
黛玉在椅子上不慌不忙,右手手指屈伸,无意识点了点自己的唇,做思考状,眼波流转间,笑道,“不是我不帮你,而是我们如今进度都不同,学的内容也不同,宫中教导的老师都是朝廷的饱学之士,我哪里能帮你糊弄过去。”
筠哥儿唇角勾起,“不不不,姐姐你能。”
姐弟俩相互之间那是太了解了,筠哥儿见黛玉是自谦而不是直接看戏拒绝,赶紧从抽屉中抽出一堆写了不少诗句的纸张,“姐姐你看,这不是在学诗了吗?我就其他的我都能赶出来,这诗我难搞啊。”
“姐姐你看我这首,我觉得我写得还可以吧,老师非说我写得匠气,那这首我够放飞……额,是从心了吧,没有一直想着平仄押韵了吧,又说我写得凌乱分散。”
黛玉也有在学诗,有时跟着林父学,有时跟着母亲学,还有的时候跟着师兄学,相比于筠哥儿在策论方面更为上手,黛玉更喜欢诗词,也更擅长诗词。
“我们都是差不多的时候开始学诗的,姐姐,你就帮我写几首嘛,若是你写得太好,大不了我删改一下总能糊弄过去,我就能节省好多时间了。”
黛玉想了想筠哥儿包里的一堆书,没好气点了点筠哥儿眉心借力将他推开,“你呀,哪里是不会作诗,分明是懒得多花心思在上面。”
筠哥儿才不管黛玉对他的揶揄呢,反正黛玉向来嘴硬心软,这么说就是答应了,筠哥儿一点也不见外的把所有诗词的作业都交给了黛玉,在黛玉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跑出了自己的小书房。
留下黛玉坐在那儿,看着比自己想象中多了不少的量,直接给气笑了,“作假也不是全都作假吧,这家伙,胆儿越来越大了!”
说是这么说,却还是揉着眉心坐到了书桌前给自家弟弟收拾烂摊子。自己的弟弟,还能怎么办?宠着呗。
**
今年在京城过年,不出意外,是一定要去荣国府一趟的。
林如海也回了京,自然也要去一趟岳家拜年。
林如海和两个内兄如何交谈且不多说,黛玉自然是和几个姐妹们聚在了一起。
“湘云?可是史家的大姑娘?我来了几次,可一次都没遇见,听你们说得,我是愈发的好奇了。”
探春弯腰笑了笑,拍手道:“林姐姐和云妹妹可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黛玉眉眼一弯,“哦?这又是怎么说的?”
一旁的宝钗解释道:“原是林妹妹来后,宝玉念叨的人就多了一个,这云妹妹听多了,自然就对林妹妹好奇了。”
迎春拿着手绢的手一缩,眉目间不由得一蹙,这是什么话,还当着人家姑娘家的面,自己有心思,难不成其他姑娘就有心思?
黛玉稍稍一顿,轻笑,“我道是什么原因呢,都是一家子兄妹,又有宝玉这个爱热闹的,可不是想着兄妹们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迎春顺势接过话茬,“既然姐妹们都想聚一聚,那不如趁着这过年,我起个会,改明儿也让大家伙都聚一聚。”
年纪小的惜春却最先答应,“那感情好,等这几天串门结束,我们姊妹间,也还给单独聚聚,就不和他们大人一起闷着了。”
探春也随之点头,“这可好,由二姐姐出面来办是最合适的,说起来,便是宝姐姐也和云妹妹见过几次,也该和林姐姐认识认识了,姊妹们都认熟了,这日子才不至于无聊。”
见探春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宝钗神色更自然了几分,顺势又加入了进来,让自己不至于落单。
黛玉随手一接接过空中的落梅,眼神含笑个姐妹们有一搭没一搭说笑着,对宝钗并未有过多在意,自然而然应下了这新年的姐妹聚会,“我记得舅母院里种满了腊梅,这冬日赏梅,倒真是再好不过了。”
“只不知这云妹妹喜欢什么,我也得好准备着。”
几个姑娘们都笑着,“云妹妹啊,只要是玩儿的,可都喜欢!”
黛玉也跟着笑道,“那可正好,这大过年的,就该好好玩闹玩闹!”
却说等席散了,姑娘们各自回家,莺儿在路上拧着眉,不满道:“姑娘好心提醒,偏生人家可不领情。”
莺儿作为宝钗的丫鬟,很是得宝钗的看重,也多次和宝钗打着配合,像是宝钗第一次引宝玉对她的金锁感兴趣,又看宝玉的通灵宝玉,便是莺儿做宝钗的嘴替引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