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国虽大……忘战必危——司马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第87章湘云心思丫鬟忧
马车内,筠哥儿背部紧绷,坐于马车之中,脸色肃穆,显然筠哥儿精神并未有片刻放松。
今天这一出的结果,已经大大出乎了筠哥儿的意料。
太上皇以前便压制当今,便是这两年父子二人看起来和睦了,实则依旧是太上皇处于上方,包括对待四王八公上,看似上皇退步了,在帮当今削弱四王八公的实力,实则依旧是太上皇处于主位。
便是没有当今,太上皇就不会压制四王八公吗?怎么可能。
而现在,在如何对待他们,如何养大放纵他们的野心上,也是当今退了一步跟着太上皇的步伐走。
就这样的太上皇,在今天把自己直接推给了皇帝,而他自动列位于后?
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便是抛开这些,只看结果,他其实并没有选择。
可是……当今纵有开拓之心,但,当今真的有抗住百官压力的魄力吗?
若是君主后退,他这个开脱的改革派的臣子呢?虽说他以后会娶三公主,但三公主也不是不能丧夫再嫁。
所谓开海,不过是个引子,太上皇要给他看的,是百官的压力,是如以后比开海更难的政策推行与阻力。
到时候,优柔寡断的当今能做到保住他们一家吗?
筠哥儿抿唇,眸中多了一缕果断。
轱辘的车轮驶离皇宫,而皇宫大明宫中,太上皇看着空旷的内殿,幽幽叹了声,“筠哥儿这只幼狼,老九怕是难以真正收服。”
当今已经离开,一旁的周公公跟个木头棍子一样,大气不出,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他不想听啊!
“为生民立命……”太上皇转动着佛串,抑制着喉咙中的痒意,轻咳了两声,“这小子,分明是先国后君,而非忠于皇帝,他倒也真敢说。”
可也正因为说了出来,太上皇才会那么满意。
“老伙计,筠哥儿身边,有个搞农业收民心的娘,有个底蕴深厚的爹,还有两个皇孙的交情,又是未来的驸马,联姻凌家,你说皇帝,或者说未来的太子,这能压过以后的林筠吗?”
周公公后背直接冒出冷汗,他哪里能回答!能不能不要cue他!而且,两个皇孙不是圣人你自己给推过去的吗?!
好在太上皇并没有真的要周公公回答,只是闭上眼,听着外面的风声与禅鸣,党派之争,文武之争,朝堂上已经愈发混乱,若是没有一个强势的皇帝,根本无法抑制,可惜太子辜负了朕的期望,老九少了些手段,人又心软,为了闻人家的天下,朕不得不培养一个权臣。
好在,林家子,没有让朕失望,先国后君,好胆识。
这样的人,顶多是霍光,却不会是司马懿,尤其是,林家不是拖后腿的霍家,林家脑子清醒。
只是希望,林筠也能够压制住今后跟在他身后的人。
林家,筠哥儿一回到家就瘫了。
黛玉看着在摇椅上昏昏欲睡的筠哥儿,无声叹气,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却还是点了点筠哥儿额头,“先起来把晚饭给吃了,免得夜间叫饿,要不明儿先不去贾府了?”
筠哥儿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不情不愿地起了身,跟着黛玉前去,一副体虚的模样回答道,“越拖越没时间,就明天,我睡一觉就行了,不是什么大事。”
**
书房内,烛光闪烁,父子俩却没有歇息,筠哥儿将今天大明宫内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给林如海说了。
“爹,最迟一个月内,市舶司应该便会迎来整治,敲山震虎了。”
“对林家而言,现在重要的不是市舶司,而是等你以后进入朝堂,要掌握好的度。”
筠哥儿沉吟,“爹你说,上皇陛下说当今开拓不足,是有意的,还是……”还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林如海迟疑了片刻,才道,“为父倒是知道,陛下一直是想把你作为未来储君的储备官员中的。”
等有了太子后,詹事府总是有位置留给筠哥儿的。
“若是实在拿不准,便不要去想太多,该做怎么做便怎么做,只要是为国分忧,便不会有大问题。”
妄加猜测,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而市舶司和海禁,你该做的已经做了,后续的,还有为父,朝堂那么多人,没有让你一个小孩儿操心的道理,陛下都不急,你担忧个什么。”
依他的经验来看,海禁可没那么容易放开,两位陛下也不过是要个态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