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文低声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谢云溪:“……贺州那边土地肥沃,你不是想种棉花,我觉得那里就挺合适。”
谢云溪笑了:“想要种棉花,还得好几个月呢。”
不过,她虽然这么说,心思却已经飞到种地上面。
“泗阳关已破,北凉人进关的事情,估计明后两天就会传开,城里一定会有些动荡,我已经跟袁归说过,让他注意点,咱们在梧桐巷那边的两间铺子可得看好了。”
“枫叶巷那边的织坊,要不要给你加些人手?”
谢云溪想了想,点头:“再加一队护卫吧,那边院子里都是女的,乱起来她们顶不住。”
况且里面还有纺纱机和织布机。
现在的谢记布庄,棉衣已经成了紧俏货,每天都能卖出好几十件。城里已经有其他商家在打听棉花棉布的事情。
不过,他们在知道谢记布庄后面的东家是谁后,纷纷停了手。
但即便是这样,枫叶巷那边的宅院附近也经常能看到生面孔。
无论什么时候,总是会有人为了钱财,不顾一切。
“你这几天也要少出门,有什么事情就让底下的人去办。我估计过几天城里会来不少流民,人多手杂,免得出乱子。”
谢云溪答应了,感慨说:“乱世里人命如草芥,这些人……跑来跑去,最后还是回来了。”
她想起几个月前,北凉刚开始南下的时候,晋州知府朱青松得知郴州城破,竟然偷偷弃城逃走,城里许多有钱有权的人也跟他一样,一看情况不对,慌忙逃命。
那番台连大人逃走的时候,连藏在密室里的诸多财宝都来不及带走,便宜了他们。
这些人自然是往南边逃了,也不知道他们到了泗阳关后,是继续南下了,还是留在了泗阳关?
留在了泗阳关的这些人,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众所周知,北凉人进城后,烧杀抢掠一定少不了。这些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现在都有泗阳关的人往北地出逃,过几天肯定更多。
这些往北跑的人,自然大多数是北地的原居民。这些人里面肯定有大家的熟人,也不知道到时候见面,他们会是怎样心情?
第116章第116章好友
第二天,谢云溪没有出门,袁博文则一大早就来到了府衙。张时文已经听到了风声,正准备要去军中找他。
“袁大人,我听说泗阳关破了!此事当真?”
袁博文点头:“已经有两天了!”
张时文变了脸色。府衙里还有两位早到的大人,也都吓了一跳。
袁博文看了看他们:“军中也是昨日傍晚才得到了准信。”
府衙早到的两位大人一个是郴州本地人,姓胡,名仲之,早年也曾得到过功名,奈何看不惯一些事情,只在京都呆了几年就回了乡。张时文与他有旧,来到郴州后,便将他请了出来。
另一位则是跟着张时文一起从晋州来到郴州的钱大人。
胡仲之在北地经营多年,消息比一般人灵通,一大早听闻泗阳关被破,北凉人进关的消息,他连早食都来不及用,匆匆过来了。
此刻确证了消息无疑,他忍不住发火:“怎么会这样?泗阳关被破,北凉人南下,要不了多久就能到京都城下了啊!”
张时文和钱大人也都皱着眉头。
袁博文说:“这件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会传开,到时城中许是会有些动荡,我已经跟巡防营江将军嘱咐过,让巡防营一定要加强巡防,谁要是胆敢闹事,一律重罚!”
张时文点头。局势骤变,最容易生乱。郴州城里人事复杂,确实不能大意。
“府衙这边就交给张大人了,请张大人和几位大人务必做好引导和防范!泗阳关已经有许多人往这边而来,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到达!”
张时文拱手应下了。
袁博文又说:“这些人里面许是有郴州本地的,他们进城后,若是出现纠纷,一概凭依据说话。”
张时文立刻懂了。
前不久,巡防营将城中的空宅和一些无故被霸占的宅院全部清理了出来,并且将其中一些推向了市场。
由于班车的开通,已经有不少晋州人过来了,在郴州这里置办了宅院,他家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天进城的流民也不少,有些人家暗藏富贵,进城后也买了宅院。
这些宅院许多都是先前巡防营清理出来的那批,府衙的财务也因此充裕了不少。